假期快到了,各大景区客流压力都很大,但你发现了没有,咱身边的共享公园和绿地越来越多了,光是江苏省住建厅公布的首批开放的共享公园绿地就有585处,就连一些户外景区、郊野公园也陆续加入到了这个“朋友圈”。如果你节日不想走远,那就来看看这种出游新选择吧。
已实现53个市县全覆盖 市民游客“尝鲜”打卡
位于南京紫金山麓的钟山体育公园是省住建厅公布的首批共享绿地游园之一。不少市民会在闲暇时光,来到这里搭帐篷、放风筝。
南京市民林丽说:有这样的绿地资源,能够带小朋友来画画,感觉非常珍惜,也非常开心。
“盐城外滩·城市阳台”共享绿地,不仅打开公园大门,还向市民开放了公园内的设施、草坪和林下空间,利用开放大空间和景观缓坡挑台,为市民、游客户外运动提供便利条件。
盐城市民贾女士说:“星期天的时候带小孩到这边来散散心跑跑步,感觉很不错。”
南京森林大世界:“活化”利用闲置地块 增补绿化打造亲民空间
随着“共享绿地”的逐步推进,一些户外景区、郊野公园将原来没有对游客开放或者闲置的地块,在进行活化利用后开放。就像南京森林大世界原先的一块丘陵地,园区对其中一块区域进行苗木栽种之后,将另一块空闲的平地打造成适合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共享绿地”。
南京森林大世界总经理刘小龙介绍:“2006年,我们开始把这块丘陵地的整个山头开垦,种植各个品种的树木。在经营过程中,我们又结合农业林业,做了一些文旅融合。作为‘微度假’目的地,这里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亲子娱乐、研学教育等于一体,是适合全年龄层共同参与体验学习的户外农旅项目。在‘共享绿地’的政策指引下,我们把林下空间做了充分发挥,在提供给游客露营、野餐空间的基础上面,还增设了游玩的空间,包括水上亲子体验、亲子无动力游玩,还有森林穿越的版块,尽可能把每一片林地的经济价值跟社会效应发挥到最大。”
为了让游客“轻装上阵”,景区也将露营、烧烤及户外运动设备搭建好,游客来了就可以随时使用。景区也利用林地上的苗木、农作物,组织开展农业科普研学活动。
南京市民黄女士说:“因为离得近,天气又好,正好带孩子一起来,对孩子眼睛身体都很有好处。孩子们玩飞盘,我们跳竹竿舞,都很开心。”
南京市民房女士说:“很多这种设施是我们平时在社区或者公园很少看到的,比较专业。所以还蛮高兴,主要是小朋友也感到新奇。”
“共享绿地”高效利用,也辐射带动了周边村民从事区域内基础服务岗,提升周边村民的生产力水平,大大缓解了当地村民的就业压力。2022年6月份至今,已累计带动200于户农户再就业,实现农户创收200余万元。
加快完善服务及配套 有序利用让共享“可持续”
在开放共享的同时,各地也在积极完善各类服务和配套设施。舒适、有序的环境不仅需要管理方的维护,更需要每位游客主动去保护,让“共享绿地”循环可持续。
宿迁古黄河水景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胡迎春说:“目前我们开放的草坪区域周边都有公厕,管理处也实时增加保洁人员,确保公厕卫生,所有垃圾桶内的垃圾都做到日产日清。为进一步做好草坪的修剪养护,每周一周二禁止游客在公园内搭建帐篷。”
淮安市钵池山公园工作人员陈敏说:“我们加强了安保巡查的频次,并且加大了保洁力度,对游客的安全,以及周边的环境进行一个整体的提升 。我们也会督促游客自觉遵守在帐篷内禁止吸烟的规定,保护周围的环境 ,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意攀枝摘花 ,以保证公园的整体景观。”
(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沈灿 实习编辑/顾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