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市县医院“牵手” 一起做这件事! | 评新而论

2023年04月21日 20:45:3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集中,专家一号难求;县级医院医疗资源薄弱,无法满足基层百姓就医需求……一边是大医院人满为患,一边是基层医院冷冷清清,随之带来的无序就诊更加剧了“看病难”问题,江苏一直在努力破局,最近又有新举措。

  政府“出手”

  结对帮扶解难题

  为充分发挥城市优质医疗资源辐射作用,帮助医疗资源薄弱地区提高医疗综合服务能力,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江苏省结对帮扶省内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确定省内16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与苏北5家市级医院、15家县级医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共建区域医疗中心。到2025年,每家受扶市级医院将力争建成1—2个省级专科区域医疗中心,每家受扶县级医院建成市级医疗中心,形成市域医疗服务“高地”,努力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的目标。

  小编了解到,江苏医疗卫生发展仍有不均衡不充分现象,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聚在苏南地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差别客观存在。

  “开展结对帮扶建设区域医疗中心,通过输出优质医疗资源,有针对性地建高地、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有利于加快形成区域医疗中心,建强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江苏省卫健委主任谭颖表示,结对帮扶不仅可以强基层,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公立医院服务转型,集中精力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疾病,更好地发挥三级医院的功能,加快推动形成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江苏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小编注意到,早在2020年10月,江苏省卫健委首次在灌云县举行江苏三级医院对口帮扶重点帮扶县县级医院试点仪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省肿瘤医院等省属省管三级医院和被帮扶的12个重点帮扶县县级医院签约,围绕推动被帮扶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更高质量实现低收入人口“大病不出县”目标,明确在提升队伍素质、专科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具体帮扶任务,取得了不错效果,此次发文可以说是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先行成果。

  六方面发力

  强基层补短板

  根据此次《实施方案》,结对帮扶将重点从六个方面发力:

  在提高专科服务能力上,通过3年努力,力争帮助每家受扶市级医院建成1—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每家受扶县级医院建成1—3个市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

  在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上,帮扶医院将指导帮助受扶市、县级医院加强危急重症救治五大中心建设,构建融合预防、筛查、救治、康复为一体的防治网络,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在区域内得到及时、规范、有效的连续诊疗服务。

  在培育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上,各帮扶医院将指导帮助受扶医院培养、引进学科带头人,积极向受扶医院派驻高层次医学人才、学科带头人等,支持具备条件的受扶医院建设名医名师工作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等,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平台。

  在加强临床研究能力建设上,帮扶医院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支持市级受扶医院加强市级以上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人才队伍建设。

  在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水平上,帮扶医院将指导受扶医院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智慧医院建设,逐步实现服务、诊疗、管理智能化。

  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上,帮扶医院将指导帮助受扶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帮助受扶医院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增强优质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作为省内龙头三甲医院,我们有责任完成好这项任务。”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占伊扬表示,此次帮扶,将重点从“输血”转向“造血”,尤其是要帮助受扶医院梳理出一批病人转出率高、死亡率高的专科,从技术、人才、管理等多方面发力,同时帮助他们对急诊、儿科、重症、麻醉等薄弱科室加强建设,真正让基层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来源 | “评新而论”微信公众号

  记者 | 朱晓莹

  编辑 | 高涵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