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3日,是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4周年。4月20日上午,“薪火永相传——渡江战役书信日记诗词展”,在渡江胜利纪念馆正式开展。
在渡江战役时期,革命先辈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书信、日记、诗词,它们记述了革命先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体现了他们爱党爱国爱民爱家的赤子之心。
为了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渡江胜利纪念馆联合渡江战役纪念馆(地)合作联盟成员单位精心挑选了渡江战役相关的50余封书信、诗词、手稿,配以200余张珍贵历史图片和40件相关展品,从“初心如磐”“胜利之歌”“赤子柔情”“薪传之路”4个部分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忠于理想、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情操,体现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献身的赤胆忠心。此次展览中的信件大多数是首次展出。
为使观众了解其中内容,展览在吸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解读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历史背景,进行内容导读;通过挖掘红色资源内涵,解读信件内容,从多角度阐释渡江战役的革命精神内涵,做到用文物说话,让史料发声。
渡江胜利纪念馆党支部书记、二级研究馆员吴小宝介绍:“陶迅是一个战地记者,在渡江战役期间他写了大量的新闻,报道了战地的一些动态,他牺牲的时候非常年轻,才24岁。在牺牲前夕,陶迅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嘱咐父母亲保养身体,更重要的是还谈到了对党的认识,他认为我们共产党是有史以来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最大公无私的政党,让他坚定了理想信念。在渡江战役期间,长篇的家书是比较少的,这篇总共有3000多字,非常珍贵,也是我们馆的‘镇馆之宝’,被评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同时,展览力求见人见物见精神,设置了“穿越时空的对话”互动展项,通过征集当代青少年对革命先辈们的对话,展示当代青少年对革命先辈们的敬仰和缅怀,实现较好的观展体验,引发观众共情共鸣。
渡江战役纪念馆(地)合作联盟汇集了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等地20家与渡江战役相关的纪念馆、革命旧址、陵园。此次展览是联盟成立后的首次尝试。举办这个展览是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功能、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的有效举措;是盘活馆藏资源,加强联盟单位馆际联动合作,推动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具体实践。
渡江胜利纪念馆负责人称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进一步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协力深挖红色文化,实现文物展品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扩大联盟影响力、拓展红色文化传播力。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黎明 刘小慧 编辑/国正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