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5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江苏的防治主题为“癌症防控,从基层做起”。如何让基层筛查覆盖面更广,实现区域协作、南北共建?
今天(4月15日)上午,江苏省卫健委指导的第29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江苏省启动仪式在盐城东台举行,除了义诊、筛查,现场还落地了一批“医联体”帮扶、基层医生培训等项目。
省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江苏每年约有27.02万例新发癌症病例,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是江苏发病率前5位的恶性肿瘤,早诊早治很重要。为此,江苏从2020年开始,连续四年在全省13个设区市27个项目点开展五大高发癌种的筛查,目前已辐射人口总数近千万人,今年将完成5万人左右的高危人群评估。
东台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周雪峰介绍,在乡镇成立了很多“名医工作室”,通过百名专家进基层,定期到乡镇进行肿瘤筛查防治,另外医疗骨干跟家庭进行签约,跟省肿瘤医院形成了技术合作,把基层工作的能力进行了提高,真正把患者能“管得住”,另外生存期能大大延长。
东台市民万先生说:“专家到‘家门口’进行义诊、筛查,使我们这些有家族史的人,能掌握(防治)知识,提早预防,提早治疗。”
针对筛查出的不同病种高危人群,各级医疗机构会进行针对性临床检查及随访。以肺癌为例,目前的早诊率已经达到91.42%。为了提升基层,特别是苏中、苏北地区医生的诊治水平,记者了解到,今年江苏将全面启动基层医生肿瘤防治培训,包括从预防到治疗、以及对康复治疗病人的管理,建设更多结对帮扶“医联体”。
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癌症中心)党委书记冯继锋表示,“在有条件的县,我们要和卫生健康部门、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县级的肿瘤防治中心,大力培训基层肿瘤防治工作者在早筛早诊的一些做法,标准的治疗(方法)进行培训,为更好地提高肿瘤5年生存率,降低肿瘤的发病率,能够打好基础。”
东台市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主任徐丽说:“(需要)构建上级大型三甲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龙头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家庭和个人‘五位一体’的肿瘤防治管理模式,另外在患者的防、筛、治、康、养各个环节,要推进智能系统,让患者真正做到记录一生、管理一生。”
(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沈灿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