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情深绘“疆”来①】激活产业“造血”功能 打造富民兴疆新引擎

2023年04月13日 19:00:0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及兵团四师、七师,是党中央交给江苏的光荣任务,是江苏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在省委、省政府和受援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三年多来,第十批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带领援疆干部人才牢记使命,以“拼”的精神、“实”的干劲、“敢”的担当,推动伊犁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用实际行动和过硬成果彰显江苏担当,赢得了受援地干部群众广泛赞誉。


  芳菲四月,江南春意正浓,而在天山脚下的伊犁河谷,这里的春天才刚刚开始。蛰伏了一整个寒冬的顶冰花迎着朝阳破雪绽放;那拉提浅草新绿,山间花红,一阵风吹过,便飘起杏花雨;成群的牛羊在山谷间尽情享受自然的馈赠……

  三年多来,江苏省第十批援疆干部跨越山海,扎根伊犁,抓项目强产业,激活产业发展的“造血”功能,打造了一个个富民兴疆的生动实践,为塞外江南添绿增香。

伊犁河谷,寓意着希望的顶冰花破雪绽放,图自视觉中国

  南通纺织花开伊犁河谷

  数千农牧民变身产业工人

  2013年12月,张华以第八批南通援疆工作组副组长的身份来到伊犁州伊宁县,面对这个经济相对滞后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援疆干部能做些什么?又要怎样做?曾出任张謇故里常乐镇镇长的张华想到了张謇这位伟大的实业家。

  100多年前,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开启实业救国之路, “枢机之发动乎天地,衣被所及遍我东南”。100多年后,南通援疆干部们同样把纺织业作为推动富民兴疆的突破口。

  为什么选择纺织产业?张华介绍说打造纺织产业园是南通和伊宁的双向奔赴,“南通是纺织之乡,有市场、人才、技术、信息优势,与伊宁的土地、区位、劳动力、政策等优势叠加,可以加快形成一个优势产业,吸纳大量就业。”

伊宁县纺织产业园外观

  2017年8月15日,伊宁县轻纺产业区家纺服装产业园一期启动,首批1805名员工集中入职。为让农牧民安心进厂,园区不仅提供免费住宿和特色食堂,还为员工配备驻企干部,一起进厂协助管理,同时采用激励政策,为优秀员工提供前往南通进修的机会。

  玛地热·阿布来提和木尼热木·阿布来提是来自伊宁当地的一对姐妹花,由于家境困难姐妹二人早早就开始打工,辗转多地后,2022年初二人来到产业园正式成为一名纺织工,在江苏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如今,姐妹俩已从普通农牧民成长为厂里的技术能手。“这里有免费的住宿和食堂,每个月能拿到4000多,我们感到很满足,而且我们和南通太有缘了,我的弟弟现在在伊宁南通实验学校上学,希望以后可以走出新疆看看更大的世界。”

玛地热·阿布来提和木尼热木·阿布来提在产业园工作

  以产业带动就业,伊宁县纺织产业园让农牧民变为产业工人,实现就业5000多人,近千名少数民族群众因此脱贫。2021年,南通援疆工作组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据了解,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标准厂房和配套设施100多万平方米,吸引20多家企业入驻,更有来自南通的健骅纺织、大胜纺织等龙头企业。今年三月,伊宁县纺织产业园还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评为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试点)园区,也是新疆唯一一个获此称号的纺织工业园。

  不管是招商引资,还是产业发展,都需要久久为功,为此,张华的援疆工作两次“续期”。回望十年援疆路,张华将自己比作连通南通和伊宁的一枚螺丝钉,“看到当地老百姓过上了更美好的生活,是我最大的幸福,这也是援疆干部的价值所在。”望着园区内一张张笑脸,张华说:“这十年值了!”

张华,图自南通发布

  从运河之都到塞外江南

  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还是那里的杏花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让那拉提成为许多人心中的旅游胜地。

  4月6日,作为扬州援疆项目内容之一的扬子江·那拉提·冶春餐厅,正式在那拉提旅游风景区揭牌营业。它的建成不仅见证了运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相互融合,更为助力那拉提景区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江苏思路。

4月6日,那拉提·冶春餐厅正式营业

  那拉提草原位于伊犁州新源县,新源县旅游资源丰富,遍布城乡。东部以那拉提景区为龙头;中部地区以农业观光旅游为主;西部以那拉提国家湿地公园为代表。白雪皑皑的山峰、茂密的森林、交错的河道、平坦的草甸……在这里入目所及皆是风景,每一帧都是定格的电影画面。如何利用“美丽资源”撬动“美丽经济”?

  以市场为导向,第十批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顺势而为,创新提出那拉提景镇融合发展。期间,邀请知名专家、机构在生态保护先行的前提下,为那拉提量身定制旅游发展规划。投入32.9亿元,全面升级景区基础设施,打造草原牧民生活等7个颇具特色的体验区。还联合扬州援疆工作组积极引进南京金陵饭店、无锡拈花湾、扬州冶春淮扬餐饮等高端服务设施和品牌,提升旅游体验品质。

那拉提风光,图自视觉中国

  新疆那拉泉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位于578国道阿勒玛勒镇路段北侧,公司利用当地山泉养殖冷水鱼销售到疆外,三年前因疫情销售受阻。在第十批扬州援疆指挥组的支持和帮助下,那拉泉公司围绕养殖、深加工、休闲旅游重新规划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新增自驾游露营基地等,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去年成功创成3A级景区。

  产业加速跑,民生也要再提质。阿勒玛勒村与那拉提景区相距30公里,紧挨G578国道,却与国道之间隔着一条泄洪主渠道南岸大渠,村民外出只能通过一座木桥通行。路通才能财通,2021年,扬州援疆工作组出资25万元,帮助村里修建了一座刻有瘦西湖五亭桥图案的水泥桥,并命名为“扬心桥”。“有了这座桥,我们出行和拉运草料方便多了,孩子们也不用绕路上学了,非常感谢援疆干部们。”当地村民努尔古丽森·阿布来汗开心地说。

村民驾驶农用车辆通过扬心桥

  三年来,在第十批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的带领下,援疆干部人才发挥自身优势,千方百计协助受援地招商引资,助力伊犁州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来累计招商签约落地项目225个,到位资金172亿元,为伊犁州招商引资工作连续三年排名全疆第一作出了积极贡献;重点建设了伊宁县轻纺产业园、徐州奎屯科技产业园等9家援疆产业园;推动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与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扬州高新区与新源工业园区等16对园区合作共建;实施重点旅游项目40多个,招商签约落地文旅项目30多个,伊犁旅游产业主要指标位居全疆前列……

  春风拂绿,万物生长,从江南到塞外江南,产业援疆正不断放大伊犁地区特色优势,一首首产业发展的“春之序曲”正在吟唱。

扫码进专题,见证江苏担当↓↓↓

  (记者/李明莉 陈超 设计/陈敏)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