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周收几个包裹差不多是每个人的常态,这面单上的信息都暴露在外面,是有点让人担心。万一哪天被人利用了用于诈骗怎么办?别担心,市场监管总局昨天(4月7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就近日批准发布的《快递电子运单》和《通用寄递地址编码规则》两项国家标准进行解读。其中,《快递电子运单》在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提出不少要求,比如禁止显示收寄件人完整的个人信息。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快递外包装上的电子运单,收件人姓名和手机号有少量的信息隐藏,但是收件人的地址,包括具体的门牌号是完整的暴露在外面。另外在一些开放快递架上,记者发现很多快递电子运单,收件人姓名、手机号,具体住址等信息完全暴露在外面,没有任何的隐藏措施。
网络空间安全专家介绍,快递电子运单上有收件人的姓名、住址和电话号码,成为泄露个人隐私的一大渠道,由此引发的诈骗案件频繁高发。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宋宇波介绍:“第一个就是在电商平台上,内部的人员的泄露,第二个就是在物流环节当中物流人员的故意泄露,以及因为现在的快递方式普遍采用的都是半开放的取货方式,很容易导致现场其他人,会翻阅收集个人的信息,导致泄露,那么以个人信息泄露相关的诈骗案件,特别是以比如你的东西丢失,或者是赔偿为理由进行诈骗的案件,最近是高发的形态。”
《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设立了专门章节,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内容。禁止显示完整的个人信息,收寄件人姓名应隐藏1个汉字以上,联系电话应隐藏6位以上,地址应隐藏单元户室号。快递电子运单上隐藏的、加密的信息内容,仅限于快递企业及其授权的第三方、相关管理部门使用相关设备合法读取。标准还明确了纸张、背胶、油墨,以及字体字号、隐藏及加密处理、胶粘物理性能等一系列技术指标。
宋宇波告诉记者:“以前的话是各个公司自行采用自己的方式,防护的力度和方式各不一样,也造成了信息的保护并不完善,从国家层面来讲,进行统一的规定,有助于督促相关企业去提高自己相关的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讲,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杜绝一些信息泄露的源头。”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董雯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