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我国传统文化节日,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时机。清明前后,我省多地大中小学开展清明主题教育活动,将红色资源融入教育实践,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烈精神。
南京:雨花英烈精神读本进校园
“你们知道,和我们一样大的时候,邓中夏在做什么?我们先来看这件珍贵的文物,这是邓中夏小学时期亲笔抄写的手抄课本……”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四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上,正在进行“思政好声音——雨花英烈演讲活动”,李若一同学讲述着雨花英烈邓中夏的故事。大家运用《传承——雨花英烈精神读本》,在课下自主探索,查找资料、制作PPT,编写故事,在课堂上用演讲、朗诵、情景演绎等多种形式,讲述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
“我了解到留下名字的雨花英烈有1519位,无名烈士更是成千上万。他们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在今天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四年级学生朱彦丞说。
“我们要学习英烈精神,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争取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四年级学生韦墨白告诉记者。
这学期开始,该校四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使用了《传承——雨花英烈精神读本》,这是全国第一套走进中小学校园、为未成年人量身打造的弘扬雨花英烈精神的教材。
“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也是一座‘红色之城’,雨花英烈的事迹与精神,值得每一位青少年学习。”南京市琅琊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长华燕说。
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社会教育部教育活动科科长张璐告诉记者,未来将通过纪念馆教育专员与学校道法教师共同施教的形式,打造“双师课堂”,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雨花英烈故事。
常州:传承先烈精神主题升旗仪式
日前,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携手溧阳市外国语小学共同举办“传承先烈精神 争做强国少年”主题升旗仪式。通过新四军女战士与少先队员跨越时空的对话,展现了当今中国的盛世画卷,让现场师生热血沸腾、倍受鼓舞。
“我们学校非常注重德育教育,弘扬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帮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溧阳市外国语小学德育副校长史红说。
无锡:一堂行走版的思政课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走进无锡市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烈士纪念塔下,全体师生肃立,向为国家与民族英勇献身的英烈,致以最深切的缅怀和最崇高的敬意。
当天,江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正式揭牌,学院将以无锡市革命烈士陵园为依托,继续上好“行走的思政课”。
“在现场通过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受到革命教育,正因为有他们,我们才有今天的和平年代,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传承好这种革命精神,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吴艳说。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一秀 桑雨生 王健安 常州台 无锡台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