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育人 点亮农村留守儿童的璀璨星空

2023年04月03日 21:02:1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家校社协同育人,顾名思义,要求家庭、学校、社会都必须“到位”。然而在农村,“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问题依旧存在。在家庭教育严重缺位的农村,我们该如何推进家校社共育?又该如何托起留守儿童明天的太阳呢?宝应县一所乡村小学在开展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系列活动中不断探索新路径、新方法。

  活动前期,夏集镇中心小学召开了一次家长委员会会议,意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为学校各项工作建言献策,同时希望在各班家委的协助下,搭建起留守儿童家庭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而桥的彼岸,是所有夏小学子的健康成长。不仅如此,为了激发家长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感、荣誉感,学校更是制订了校本化的“荷乡好家长”评选标准,通过家长群、微信公众号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表彰一批配合学校主阵地教育、发展孩子兴趣特长、重视孩子健康成长、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优秀典型,引领更多家长坚持科学育儿理念,积极改善家庭教育缺位的现象。

  怎样让家长们近距离感受校园生活,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呢?夏小于近期举办了家长开放日活动。首先通过集中组织《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讲座,帮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职责、任务、内容及方法。随后,家长走进课堂,深入体会孩子的学习状态,缩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了解偏差和认识误区,从根源上提高教育成效。课后,班主任组织家长座谈,任课老师和家长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帮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生活学习情况。心与心的沟通拉近了家校的距离,促进了家校间更深入地交流,为寻求家校社合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强家长的参与感,活动遴选了家长中的五老资源走进校园,对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主题宣讲,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感。

  “我也希望爸爸妈妈能来参加我的家长会,可是他们一年到头在外地打工,我很久没见他们了……”这是一名学生在活动后匿名放进学校“树洞悄悄话”里的烦恼。为此,学校组织了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家访工作,通过线上视频、电话联系、线下走访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表现,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家校社协同共育,是一场美丽的教育修行,夏集镇中心小学正迎着“双减”的春风,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携手发力。我们坚信,在家校社的共同关爱下,农村的留守儿童们将不再是“被遗忘的花朵”,而是一朵朵茁壮成长的向阳之花!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郭奉铭 通讯员/徐碧瑶 编辑/国正)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