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化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物资,是粮食的“粮食”,春耕化肥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事关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大局。连日来,全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抓住春耕春种之时,聚焦春耕化肥保供稳价,组织开展2023年春耕化肥保供稳价专项检查。
在镇江扬中,市场监管部门此次对全市160余家化肥生产经营户开展随机检查,重点关注市场流通领域化肥价格,规范农资机构、个体户化肥市场流通环节收费行为,严肃查处操纵市场价格、捏造散布信息、哄抬物价等行为。
执法人员走访了各乡镇农资经营部,现场检查了各经营单位在售的化肥进、销货台账,对销售价格进行详细比对检查。经调查,今年化肥进价较去年有所下降,全市化肥价格总体稳定。针对部分未明码标价到位的经营单位,执法人员已现场口头责令改正,并提醒告诫各经营者:不得互相串通、囤积居奇;不得以次充好、价格欺诈;不得阻碍市场化肥自由流通,要用实际行动维护好化肥市场正常经营秩序。截至目前,扬中共出动执法人员14人次,检查农资产品经营户7家。
在仪征,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拉网式摸排调查,建立市场主体监管台账。通过登记注册系统查询,以农资、化肥等为关键信息,梳理出全市涉及化肥相关经营活动的生产经营主体111家,根据实际制定行动计划,建立监管台账,及时开展专项行动。
同时,联合农业农村局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价格告诫和巡查,严厉打击价格垄断、哄抬物价、制售假冒伪劣化肥行为,加大对虚标含量、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标识欺诈等制售假劣肥料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加强从源头到地里、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联动监管。
此外,全省各地还多维度宣传引导,营造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通过日常检查向经营者发放价格提示函,提醒不涨价、不串通涨价,不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不囤积市场供应紧张的物品。畅通“12315”“12345”维权投诉渠道,提高公众对化肥打假的参与度,营造社会共治氛围,切实维护化肥市场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下一步,江苏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巡查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价格欺诈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杨 编辑/徐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