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无数英雄烈士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奋斗、英勇牺牲。英烈越被崇敬,民族精神越发振奋。清明时节,万物滋长,思念绵长,江苏新闻广播、我苏网联合推出《你,从未走远》融媒体报道,传承英烈精神,凝聚前行的力量。
2021年11月24号凌晨,江阴市通渡路专职消防队队长陈松、队员王鹏飞在长江万悦城32幢3302室火灾救援中不幸牺牲,用生命践行了消防救援使命。英雄已逝,但英烈精神在通渡路专职消防队中薪火相传。
上午9点,记者来到江阴市通渡路专职消防队时,队员们正在健身房内进行体能训练。通渡路专职消防队班长李仁杰介绍,体能是执行灭火救援任务的坚实基础,因此,每天的体能训练必不可少。
李仁杰介绍:“一般体能训练包括上肢力量的训练,例如单杠、双杠臂屈伸等,耐力性训练包括3千米、5千米,还有一种爆发性训练,百米负重之类的,从各个方面锻炼体能。”
在其他队员训练完成后,李仁杰都会再加练一会儿,他说这是陈站长的影响。回忆起前站长陈松和前战友王鹏飞生前的种种事迹,李仁杰的眼眶噙满泪花。2021年11月的那个凌晨,他们一起战斗过......
2021年11月24号凌晨五点半左右,江阴市澄江街道长江万悦城32幢3302室发生火灾。江阴市消防指挥中心接报后,立即调派通渡路专职消防队、申港专职消防队和暨阳消防站赶赴现场。
通渡路专职消防队作为本次行动的第一出动力量,由队长陈松带领3车、12人第一时间到达了火灾现场。当得知起火住宅内尚有一人被困、邻近的3301室也有两人被困的情况后,陈松当机立断,立刻制定作战方案,由他带领三名体能素质较好的战斗员王鹏飞、李石龙、李仁杰和两名通信员乔清华、陈杰一同前往。
李仁杰回忆:“因为楼层比较高,同时我们身上的防护装备、需要的器材加起来大概60多斤。如果我们选择爬楼梯的话可能会导致火情延误,所以我们就选择了乘坐消防电梯,可能因为楼层高,后来电梯就失控了。”
王鹏飞烈士生前工作照
王鹏飞烈士
危急关头,作为队长的陈松第一时间恢复冷静,一方面积极自救,另一方面迅速请求外部支援。在高温浓烟中,陈松毅然除下了用以维系生命的空气呼吸器交给陈杰使用,王鹏飞也没有丝毫犹豫,摘下自己的呼吸面罩,与乔清华交替轮流使用。
40岁的陈松和28岁的王鹏飞通过为队友“留一口气”的方式尽可能创造生的希望,但自己却因吸入大量有毒烟气,不幸壮烈牺牲。
陈松烈士
参加江阴消防救援工作18年来,陈松始终在救援一线,参与各类火灾扑救2000多起。陈松妻子宣宝红告诉记者,作为丈夫和父亲,陈松或许不是最称职的,但作为一名消防员,他总是冲锋在前,义无反顾。
宣宝红告诉记者:“有时候他休息刚到家,站里电话就来了,他就回站里了。他回来也没有正儿八经地休息过,以前总是说,‘既然做了这个就要做好’,有的时候他救火后回家还会说,‘我这场火救得哪里不好,哪里还要改进’。”
宣宝红说,正在上高一的女儿希望未来能继承父亲的遗志,也投身消防队伍。
每一次整装出发,都是生与死的考验;每一次警笛骤响,都是血与火的逆行。虽然两位战友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李仁杰,他将踏着英雄的足迹,坚定不移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继续奋斗。
李仁杰
李仁杰说:“我在训练上要严格律己,更加刻苦,在出警过程中,我将更加注重一些细小的细节,继续传承这份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财产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义无反顾,竭诚为民。”
(江苏新闻广播/彭迪帆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