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2日是清明前的最后一个周末,江苏各地迎来祭扫高峰。各地墓园纷纷升级保障措施和祭扫服务,倡导市民绿色文明祭扫。
1日上午,在南京雨花功德园等南京多家墓园,市民陆续地带着鲜花、水果前来祭扫。市民曹女士将两捧鲜花放在墓前,并诵读家书,表达追思之情:“我们这次带了鲜花来,主要是为了环保,烧纸不卫生,烟污染环境,鲜花好。”
南京雨花功德园工作人员姜舟告诉记者,“今年清明以来,园区内设有很多个鲜花兑换点,我们会有很多的志愿者在园区内,看到有市民朋友带着纸钱过来,会主动用我们的鲜花换市民手中的纸钱。倡议市民朋友选择使用我们的天堂信箱,或者在碑前系丝带等等一些相对文明的祭祀方式,来进行祭扫。”
为应对祭扫客流,江苏南京、扬州、苏州等地陵园,纷纷准备祭扫工具、休息桌椅、应急药箱等便民举措。
南京市殡葬管理处陵园管理服务中心林仁龙说:“我们很多墓园也增加了爱心接驳车,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者小孩。还增设了医疗救助点和医疗救助车,保证出行祭扫市民的安全。还增加了消防车,另外很多墓园也增加了临时的公共厕所。”
此外,我省各地墓园纷纷升级保障措施,维护道路车辆秩序,组织市民停车祭扫。上午十点半,在隐龙山墓园门口,祭扫车辆在门口排队有序进入。
隐龙山墓园工作人员介绍 :“协调了江宁开发区交警中队,制定了交通组织方案,主要是从外围对车流进行管控。同时我们也设置了三个临时停车场,大概可以停放车辆约900辆。”
淮安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工作人员骆无穷说,当地还协调公交公司,申请祭扫服务专线,市民朋友可以坐三路祭扫服务专线祭扫,乘坐公共交通低碳出行。
(江苏新闻广播/徐仁飞 淮安台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