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行政争议化解工作站 南京江北新区法院探索行政争议诉前解纷新模式

2023年03月31日 17:32:3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3月30日上午,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召开为群众办实事特色项目新闻发布会,介绍该法院在为群众办实事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典型案例,特别提到了探索行政争议诉前解纷新模式,其中一起案例引发了关注。

  江北新区法院集中管辖全市一审行政案件。为了发挥行政机关在行政争议化解中的作用,江北新区法院先后在案件数量较多的秦淮区、江宁区,以及案件类型特征较为明显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设立行政争议化解工作站,将涉及该行政区、该条线的案件交工作站先行化解,化解不成的,法院及时立案审理。化解工作站发挥了行政机关的资源优势和人民法院的专业优势,有效引导涉诉机关及早介入、主动作为。2022年,秦淮工作站共接收行政纠纷787件,成功化解289件,成功率36.7%;市公安局交管局工作站共接受案件90件,调解成功90件,成功率100%,道路交通处罚类行政复议案件数下降35%,道路交通处罚类行政诉讼案件下降40%,受到行政机关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其中,汪某与某区拆迁管理中心行政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案值得关注。申请人汪某在某区有房屋一套,并有独立车库,后房屋及车库被纳入征收范围,征收实施单位系某区拆管中心。在征收过程中,双方已就房屋补偿安置签订补偿安置协议,但对车库补偿仍有争议,故约定先拆房屋,后就车库补偿进一步协商。施工单位在拆除房屋时,将车库一并拆除。后汪某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请求判决确认某区拆管中心拆除其车库违法,并判决拆管中心予以赔偿。

  法院收到汪某的起诉材料后,经审查,认为该案通过和解方式处理更有利于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故将该案交由特邀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经数次协调,汪某与某区拆管中心最终达成行政和解协议。为确认协议效力,双方共同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法院经审查认为,申请人达成的行政和解协议符合司法确认的条件,依法确认和解协议有效。本案是通过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依托社会力量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成功实践,对于推动行政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有效实现诉源治理具有典型意义。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针对传统行政争议解纷模式存在突出问题,江北新区法院研发了以行政纠纷预防及化解为主线的“政通人和”行政争议一体化解纷平台。该平台打通了互联网、电子政务网和法院内网之间的数据壁垒。普通群众通过互联网,可以查阅行政机关实时更新的行政规章和公开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确定合理诉求;可以在线提起诉讼、参与调解;可以基于自己的分析研判自主选择解纷途径。行政机关通过电子政务网,前端执法、复议、调解等数据跨系统一键转入法院内网,实现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协同流转;还可以联合多部门,通过一案一空间交流互动,合力化解行政争议。

  利用该平台,江北新区法院就曾成功化解了这样一起争议。某日,市民李某来电咨询行政诉讼立案一事,该法院指导其通过“政通人和”平台提交起诉材料,当日就向行政机关在线送达。该案起因是有人在其楼下经营烤鸭店,李某认为经营烤鸭店会排放油烟,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撤销烤鸭店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被告则认为是否符合大气污染防治法不是颁发食许可证需要考量的因素。该案的处理既要把握许可条件,助力中小企业纾困;也要兼顾小区业主的合理诉求。该法院通过平台,邀请相关行政机关一同进入“一案一空间”联合调解,环保部门对油烟通道改造等进行了专业指导,这样既解决了油烟污染,又让烤鸭店安心经营。原告表示,自己打个电话、上个网就解决了油烟问题,这是真正为老百姓办事。

  (来源:城市频道/刘舒 编辑/汪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