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家何以跻身“国家级”?丨评新而论

2023年03月30日 19:41:2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日前,在苏州举行的全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15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名单,其中,江苏有两家入选,分别为:南京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和苏州元和塘文化产业园区。它们有何晋升“秘诀”呢?

  文商旅融合 数字化赋能

  南京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地处秦淮区老城南板块,总占地约7.3平方公里,北至包括朝天宫、熙南里在内的秦淮河中支(运渎河),南抵老城南门东门西、应天大街,东西至外秦淮河,集聚丰富的文旅资源。

  立足地域资源禀赋,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构建了“一核两轴多节点”的发展格局。一核是园区的“魂”,即夫子庙,形成了园区的文化内核;两轴是园区的“脉”,即明城墙和秦淮河,形成了园区的产业轴线;多节点是园区的“骨骼”,即6个子园区和3个特色街区。园区在整体布局上,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景区、街区、园区、社区“四区融合”,文化、旅游、体育、商业“四业打通”,整体联动、协调发展。

  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金宝强告诉记者:“我们围绕一些新的科技、新的生态来打造一些新的场景,吸引更多的优质文化企业,到我们的园区来投资兴业,也创造出更好的业态,来为我们的游客为群众服务。”下一步,将以文商旅融合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资源整合,将产业园打造成展现秦淮文化产业的“窗口”、南京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展厅”。

  苏州元和塘文化产业园区是以数字文化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功能区。该园区规划面积约23.3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带、一轴、四片区,一带一轴互相交叉构成“T”字形,四片区与一带一轴因元和塘水系而相连。

(苏州元和塘文化产业园区重点载体和企业分布)

  为弘扬苏州相城特色历史文化,集中优势资源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2017年1月,苏州相城设立元和塘文化产业园区,范围涵盖相城高新区、高铁新城、相城经开区、太平街道及黄桥街道部分区域。园区积极进行招商引智,经过三年多的快速发展,2020年,苏州元和塘文化产业园区成功获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也是江苏省唯一新晋获得创建资格的产业园区。目前,园区文化企业由2019年的1360家增加到2022年的1950家,建成投用元和塘直播电商产业园、元和塘数字内容服务产业园、高铁之心等;在建蠡口家居设计产业园、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三角咀工业创意园等重大项目。

  苏州市相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管傲新说:“我们将不断激发文化企业的活力,同时要政策再加码,强化政策要素的保障支持,打造江南文化品牌创新的文化地标,长三角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建设全国文化产业功能区的排头兵。”

  把握新趋势 构筑新高地

  记者了解到,目前,江苏已拥有9850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880.7亿元;已建成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16个,创成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2个。乘着复苏的春风,江苏将持续用“政策之手”帮助文旅市场主体稳预期强信心。同时,从丰富优质供给出发,积极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策划举办促进文旅消费系列特色活动,带动全省文旅消费更加“旺”起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处长何勇表示,下一步,省文旅部门将通过推动科技赋能的方式来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主要是培育“数字+”新应用,推出“元宇宙+”新场景,加快“旅游+”向“+旅游”转变,促进工业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等发展提质,不断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体闲度假旅游需求。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市场主体多样化,才能满足人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当下,随着数字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新的文化消费群体和消费模式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趋势不断增强。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已成为促进文化产业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我们应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探索文化表现新形式、文化表达新路径、文化产业新业态,在“云端”构筑起文化发展新高地,让文化与科技碰撞出耀眼火花,让文化数字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推动江苏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来源 | “评新而论”微信公众号

  记者 | 毕然

  图片 | 视觉中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