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车水马龙的临顿路仅一墙之隔,坐落着一栋老式洋房,很多人曾专门来“打卡”,将其视作电视剧《金粉世家》的“同款”洋房。
近日,这处位于姑苏区建新巷29号的吴古庭故居(吴宅)古宅修缮项目正式开工,修缮完工后将作为设计企业总部使用。传统老宅即将焕发新生啦!
吴宅的“前世今生”
吴古庭是清光绪年间的苏州士绅,投资房产开发,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益。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参股、筹建了祝大椿为总董的苏州振兴电灯股份公司。
吴古庭故居(吴宅)占地面积约115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为苏州市控制性保护建筑,保护范围包括吴宅主体及吴宅后院附房。
吴宅主体建筑为清光绪年中吴古庭建造的西洋风格堡楼建筑,现存二色砖镶嵌的菱形图案围墙为其特色。
由于年久失修,吴宅庭院内杂草丛生,砾土堆积,主体建筑南侧的三幢建筑已坍塌不存,现存房屋破损严重,亟待修缮整理。
今年,桐乡乌镇原居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元对吴宅进行保护修缮,据悉,修缮完成后将作为设计企业总部使用。我们一起期待古宅华丽焕新吧!
古建老宅,活出新精彩
古建老宅作为“活着”的古城记忆,是苏州古城历史文化的缩影与传承。
1982年,苏州成为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198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苏州成为全国唯一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历史文化名城。
2012年,苏州成为住建部批准的全国唯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同年10月26日,姑苏区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
姑苏这座“活着的古城”正在保护与传承中,探索创新古城保护利用的“苏州路径”。
去年,中张家巷29号、秦宅等8个古建老宅实现活化利用。
2019年,姑苏区对中张家巷29号老宅进行修缮,完全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以传统工艺、传统材料、传统手法着重于“修”,保护并重现苏式生活与人文历史遗产。
中张家巷29号修缮前(左)后(右)
据了解,修缮一新的中张家巷29号老宅引入企业进驻,成为依托古城优势赛道实现高质量招商引资的典型示范。
秦宅位于沧浪街道大石头巷24号,是清代传统木结构建筑。在修缮过程中,团队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使用原有构件,对单体采取屋盖解体、不落架整修技术措施进行维修。在对院落环境按原状整治的同时,交通、环保、水电系统也得到了全面规范的管理。
秦宅修缮后
今年,总投资近120亿元的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提升工程正式启动,在古建老宅保护和活化利用方面,将开展江苏按察使署旧址文物本体修缮、金城新村保护修缮及改造更新工程、章太炎故居保护修缮工程等项目,推动古城保护更新发展。
虎丘老街项目效果图
桃花坞创意园更新地块项目效果图
江苏按察使署旧址文物本体修缮项目效果图
金城新村保护修缮及改造更新工程效果图
章太炎故居保护修缮工程效果图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苏州将坚持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并举,让古建老宅焕发新的风采,我们一起期待吧!
(来源:苏州姑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