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老人的吃饭难题,在江苏,4600多家银发助餐点分布全省,今年还将改造提升500个社区助餐点。如何办好这些银发助餐点,让它叫好又叫座,实现良性运转?江苏各地正在探索。
【面向社会开放 社区食堂受青睐】
江苏台记者王敏:“我现在是在南京栖霞区丁家庄的一家社区银发助餐点,中午时分这里已经是香气扑鼻,我们看到前来用餐的除了老人、社区居民,还有在附近生活工作的年轻人们。”
红烧鸡腿、剁椒鱼块、素炒藕片……菜品荤素搭配、物美价廉,每天推出八九样菜品,可以点菜,也可以购买搭配好的套餐。作为南京栖霞区首批面向社会开放的社区食堂,自上个月开放以来,日均就餐人数达到了200多人。
南京市民孙学林说:“食堂开了以后对我们这些空巢老人非常方便,几分钟就能到,平时我们自己在家烧很费事,现在不但我们可以来这吃饭,也可以跟这些老邻居在一起有说有笑的。”
南京市民田雪晴说:“像我们平时点外卖比较多,这个社区食堂开放之后,平时过来之后点东西也挺方便的,价格也算合适。”
南京丁家庄保障房片区是南京四大保障房片区之一,高龄和空巢老年人较多。除了堂食外,这家食堂还承接了周边9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的送餐服务。
南京栖霞区栖彩食堂丁家庄悦时光店负责人李晓霞说:“对60岁到75岁以上以及一些政府扶助的老人,每餐有一到两元不等的吃饭的补贴,暂时还没有达到收支的平衡,我们这个地方是一个社区商业综合体,这边人流是比较密集的,随着助餐人流量的上来,相信今年后半年可以达到收支的平衡。 ”
南京市栖霞区养老服务科科长颜宏说:“政府也提供大力的支持,一方面我们在全区范围内找这种设施配套的养老服务用房,免费提供给社会组织使用,在建设的时候提供建设补贴,至少补助20万元,每年有相应的运营补贴。”
【链接社会资源 多地开设共享餐厅】
除了建设银发助餐点,江苏多地还探索链接社会资源,打造共享食堂和社会餐饮企业助餐点。盐城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采取新建改扩建、优质商户挂牌等方式,加密布局长者幸福食堂,建成了覆盖城乡、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2022年,盐城市建成了100个“长者幸福食堂”。
盐城市民蔡兆阳说:“在幸福长者食堂我们吃饭,感到荤菜素菜都很新鲜,而且品种全、天天换。”
无锡则拨付专项资金打造“幸福餐厅”项目,在资金上采取“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出一点”的运营思路,为高龄老人提供助餐服务;在常州,南大街街道与常州银丝面馆等共同打造的4家人人共享食堂,为老人提供特色的长者套餐,服务范围辐射8个社区,报名老人突破1000人。
常州文亨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孙艳说:“我们居民自己也组织招募了一些志愿者,进行巡查,对他们菜品看看有什么可以更完善的地方,人人共享食堂,主要是为了让老年居民享受到福利,晚年能生活得更加美满幸福。”
【时空短评:做好民心工程 温暖晚年时光】
一日三餐、四季烟火,小食堂连着大民生。做好老年助餐服务这件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期待着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同向发力,既尽力而为强保障,也量力而行可持续,既用心用情做好为老服务,也要用智慧破解种种难题,确保民心工程做到老人心上、助餐服务温暖晚年时光。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王敏 顾啸云 南京台 盐城台 栖霞台 常州台 无锡台 编辑/赵黎静)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