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帮助企业群众“办成事”

2023年03月25日 20:24:1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几年,从“马上就办”到“只跑一次”,政务服务不断优化,大家办事越来越方便快捷了。可是,偶尔也免不了会遇到疑难杂症,比如,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或者被多个部门踢皮球。该怎么解决呢?今天(3月25日),记者发现徐州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纷纷开设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的就是帮助企业和群众把事办成。

  前不久,余女士在不动产服务大厅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决了一桩近20年的心事。市民余永红告诉记者:“我们单位子公司破产了,因为资料缺失,没办法给住在职工宿舍的40户职工办理不动产权证,后来我们把这个事儿反映到‘办不成事’的反映窗口,不到1个月的时间,给我们40户职工办理了不动产权证,心里一块石头就落下来了。”

  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是块“硬骨头”,造成办证难的原因复杂。那么,“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是如何把像余女士反映的此类难事“办成”的呢?徐州市自然资源登记中心永安分中心主任庄维介绍:“分类研究,如果在我们部门内部能够解决的,我们会想方设法为他解决,但是如果是我们内部解决不了的,我们通过上报市局来研究这个解决的方案或者给出一个指导性的解决途径。”  

  据介绍,“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主要解决三类问题:一是需要窗口去协调推动各个部门协同办理的事项。二是特事特办,比如市民或企业遇到需要加急的事项;三是政策咨询,对于有些复杂的事项,企业和市民把握不准需要咨询办理的事项。国家税务总局徐州市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一级行政执法员耿以然介绍:“在全市一共设立了16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部都给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了解决和答复,并且我们还形成了疑难的案例汇编,给基层的实践提供参考。” 

  从办成“一件事”到办成“一类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断推动政务服务从“办不成”到“办成”再到“办优”的转变,有效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助力该市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中国矿大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全彩介绍:“首先要点赞,通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其实是反映了政务部门积极揽事的态度,而不是把事情推出去的态度。这是一种倒逼的机制,运用的是逆向的思维,通过这样的窗口,让我们各个部门去找寻为什么办不成事,到底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哪个地方出了问题我们就在哪个地方解决。” 

  (《零距离》记者/胡艳 徐州台 编辑/徐玮琪)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