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记者从市疾控中心组织的宣传活动上了解到,近10年来,南通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下降了58.9%,结核病疫情整体呈逐年下降态势。
“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在南通大学啬园校区,市疾控工作人员向大学生宣传相关预防知识。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最常见,表现为长期低热、咳嗽、咯血等。健康人可能通过吸入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喷出的飞沫而被感染。学生们表示通过活动学习了不少知识。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二学生周玉洁说:“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大家生活中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掩口鼻,戴口罩,这样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勤洗手、多通风、加强营养和锻炼,提高抵抗力,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据了解,结核病属于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是仅次于新冠的第二大致死性传染病,位列全球死因第13位。我国2021年估算的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78万。近10年来,南通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由2012年54.33/10万下降至2022年22.27/10万,发病率下降了58.9%,肺结核死亡率维持在0.25/10万以下的较低水平。南通市疾控中心慢性传染病防治科副主任医师符剑介绍:防控措施一方面做好重点人群筛查工作。2019年开始,南通逐步推进入学新生及重点地区学生结核病筛查工作。2022年南通寄宿制初中及高中(含职高)入学新生筛查工作,学校覆盖率达93.8%,学生覆盖率达97.56%,发现肺结核患者5例;对来自重点地区学生结核筛查率达96.80%,发现肺结核患者7例,有效降低学校结核病疫情。另外一方面加强治疗经费保障。南通已将肺结核列入基本医疗保险,实现按病种收付费,今年起将肺结核列入南通市门诊特殊病保障政策,切实减轻结核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10年来,南通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整体流行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报告发病率一直位居南通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的前列,离实现“2035年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目标仍有差距,肺结核的防控工作仍不可松懈。南通将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人群和密切接触者的筛查、监管、报告工作力度,并且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