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材的内容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近日,淮安市文化执法部门联合当地警方集中销毁了一批盗版教科书,数量高达26万册。
在淮安涟水五港镇某造纸厂中,两台大货车装满即将销毁的盗版教科书,而在造纸厂车间里,也堆放着数万本盗版教科书,最终,它们将被变成纸屑,用于再生纸制造。警方介绍,这批盗版教科书并未流向学校等地,主要是家长通过网店零星购买。
淮安市涟水县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大队长刘守龙介绍:“这次查获的(盗版)教科书,覆盖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所有课本,还有教辅材料等等。实体店销售比较少,网店销售比较多,覆盖的面比较大,涉及到好几个省。”
2021年中旬,淮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在网络巡查中发现某网络书店售卖盗版教科书。经查证,网店是由涟水某书店注册运营,在一年时间里,销售盗版教科书900多万。执法人员评估,在涟水一定不止一家书店在网售盗版教科书,便联合涟水警方,最终查实孙某等人以家庭团伙作案方式,在网开设多家网络书店售卖盗版教科书的犯罪事实,涉案金额2800余万。2021年底,执法人员成功捣毁当事团伙7个盗版教科书仓库,抓捕犯罪分子6人。2023年2月,孙某等6人分别被判以有期徒刑四年三个月至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不等。
淮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贺喜介绍:“盗版劣质教材往往粗制滥造,特别是纸张质量、油墨的质量很低,重金属超标,内容上还存在价值导向错误等问题。为此我们联合公安机关实施了护苗行动等专项行动,持续加大对盗版图书尤其是(盗版)教科书的打击力度。”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雪彤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