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连云港灌南县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方面为农民提供服务,促进了庭院经济高质高效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三月的乡村,处处孕育着勃勃生机。新安镇相庄村村民相孝芳家的葡萄园里春意盎然,她正带领村民在自家葡萄园里给葡萄打杈。几年前,在外打工的相孝芳回乡创业,她利用自家的田园地搞起大棚蔬菜、葡萄栽培,年收入10多万元。她不仅自己走上富裕路,还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带动村里20多位乡邻靠发展庭院经济走迈上致富路。
庭院虽小,大有可为。新安镇闸北村农家女刘映妮利用庭院搞起肉鸽养殖,靠发展特色养殖成了当地的致富“女能人”。“咱们家今年养养殖肉鸽8000只,今年预计出栏肉鸽3万只,年收入在6万元左右。在家养殖鸽子既挣了钱,又能照顾老人、孩子。”刘映妮说。在闸北村,像刘映妮这样养鸽子发展庭院经济还有十几户,规模从几十只到几千只不等。
近年来,灌南县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围绕“家”和“庭”做文章,积极引导农民整合房前屋后的空余土地、空闲资源,养殖鸡鸭、种植果蔬,发展各具特色的庭院养殖、种植经济,把农家庭院的“方寸地”建设成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让一个个农家小院充满生机,变成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为加快庭院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灌南县成立专班,组织财政、农技、水利等相关部门人员走村入户为群众提供资金、技术指导,采用“政府+专业技术队伍”的模式,提供优质服务,激励农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信心。截至目前,灌南县已规划发展庭院经济面积58000多亩,形成了一批“蔬菜村”“甜瓜村”“果树村”等“一村一品”示范村。
(来源:灌南县融媒体中心/殷开军 编辑/赵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