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少年心灵撑一片晴空 苏州各地各校多举措织密心理健康防护网

2023年03月20日 20:37:5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记者今天(3月20日)从苏州市教育局了解到,苏州各地各校始终聚焦呵护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以“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为指导,凝聚全社会多方力量,推动更高质量的育人育心工作,实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的发展目标,通过家校社互融互通、同心同向,全面构建高度协同、高效运转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家校共育支持体系。

  多功能辅导室迎来师生积极“打卡”

  新学期,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本部新改造的心理辅导室与大家见面了。这里更温馨、更放松、更舒适,不仅是师生交心的场所,还是同学相伴的好地方。

  十中心理辅导室,又名“悦心 Talk Time”。一楼设有接待区、个辅室、沙盘区、自主阅读放松区,二楼为心理团辅室。这里的开放区域是很多同学每天中午必“打卡”之地。

  阅读区配置心理相关书籍、报刊和杂志,供学生自行阅读,是帮助学生掌握调控个人情绪和心理状态的有效方法。辅导室里,则设置了益智区,繁忙的学业之余,学生们结伴前往,一起解鲁班锁、九连环,益智大脑,放松身心。辅导室的白板墙成了学生随心涂鸦区,学生们通过涂鸦和绘画,把内心的情绪情感通通表达出来。辅导室还为学生准备了乐器,通过音乐的平缓和魅力对学生的焦虑进行调节,放松心情。

  “悦心 Talk Time”还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危机,实现自我成长。

  特色课程助力清除“心灵杂草”

  昆山市信义小学不断尝试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美术、音乐、体育、田园等学科课程的渗透融合,开发出的“田园+”特色心理课程,学生们参与积极性高、体验性强,不仅能够完成课堂赋予的团体合作、田园活动等项目,还能够通过对自我的探索、对未来的期待,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有研究认为,“田园疗法”能够帮助改善情绪、调节心理状态。看着自己的种子长成小苗,同学们心中的快乐种子也在生根发芽。在清除杂草、杂物的同时,同学们也把心里那些不快乐的记忆一并扔进垃圾桶,清除“心灵杂草”,让自己快乐起来!

  在照顾植物和陪伴植物成长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渐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爱的传递。学生在放松与自由的氛围中,身心同时得到调整。劳动的过程本身,就是调整心态、释放压力的过程。

  科技助力准确识别

  为进一步帮助教师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建立防范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危机事件发生,苏州市觅渡中学校组织开展了校园危机干预(预防)VR实训培训活动。借助VR设备,通过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给人以环境沉浸感,在温暖的色调、生动的情节中进行沉浸式体验,既有趣又真实。

  据介绍,VR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模拟出较为真实的场景,老师们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出发,营造“现场经历”,并“亲身体会”氛围和过程,以此来达到“直达现场”的教育目的,而不是单单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聆听。从这样生动、有趣的实操训练学习中,老师们增强了危机意识,掌握了危机干预的技能,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家长沙龙里的“情景剧”

  近日,太仓市实验中学举办了“博雅心家话”微情景式家长沙龙活动。在老师参与下,家长们共同探讨孩子作业拖拉等问题,助力孩子成长。

  家长们分组讲解并表演孩子在写作业过程中常见的拖拉现象,换位思考,感受孩子在做作业过程中的心理,帮助家长更加理解孩子。家长们认为,要正确对待孩子作业拖拉问题,包括:父母要多听少讲。不仅用耳朵听,更要用心倾听。不仅听孩子所讲的话语内容,更要听出语言背后所隐含的信息;父母多引导少评判。听孩子全部讲完,听懂、听明白后再进行积极回应和反馈;父母多认同少否定。父母应多给孩子情感和心理支持,做孩子背后强大的后盾;父母多包容少责骂。读懂孩子的内心,让他们的心理感到舒服和轻松,给他们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目前,学生心理和生命健康教育工作已纳入苏州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地教育局年度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小学校全面配备心理教师列入苏州市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今年年内将实现全市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下一步,苏州教育将开展“心理护航十大行动”。全市中小学心理课程100%全覆盖,确保每生每学期接受10课时以上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原有持证兼职心理教师形成教学团队,达标心理辅导室100%全覆盖。每年对中小学心理教师开展专业培训和临床心理咨询体验,有效提升心理教师专业水平。本着对广大青少年极端负责的态度,肩扛“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尽最大努力守护青少年心理和生命健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一秀 通讯员/殷冬雪 编辑/赵梦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