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时刻 奋进的足迹——向总书记报告】镇江:奋力奔跑 争得“很有前途”更大荣光

2023年03月20日 12:18:3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镇江牢记总书记谆谆嘱托,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创新作为、担当实干,努力在谱写“镇江很有前途”新篇章中争得更大荣光。

  江苏台记者柳放:“最近天气转暖,小麦正在加快生长,即将进入拔节期。在我所处的镇江新区姚桥镇的麦田里,植保机正在喷洒着除草剂,在三台机器的协同作业下,这一片1200亩的麦田只要两天就能完成除草作业,效率比传统方式提升了十倍。”

  青青麦苗,沃野千里。在这片由镇江新区永兴农机合作社承包的农田上,现代化农业机械广泛应用,农情监测物联网精准覆盖,这是科技赋能带来的产业“硬实力”,也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新模式。

  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社员路佳霖说:“这个就是我们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在我们农田下面预埋了很多管道,我们在后台通过系统来打开它,从而实现水肥管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在远离农田的现代化办公楼里,农技人员通过点击鼠标,就能高效管理大片农田——土壤肥力、虫害情况、田间气象,所有信息联网监测;耕种、施肥、收割、烘干、仓储,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作为全国首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示范单位,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通过“大田数字农业建设”,劳动力使用减少30%以上,亩均效益增加28%。以技术培训、就业帮扶等方式,带动了一万多户村民增收。

  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副社长王绪春说:“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我们已经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全覆盖,接下来我们将运用好数字化和科技化的手段,探索‘可盈利、可持续、可复制’的农业共赢模式。”

  以现代农业为抓手,一曲曲乡村振兴之歌正在镇江唱响。目前镇江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22.0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3.68%;形成了优质粮油、休闲农业等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建8家农业物联网创新应有基地,发展农业电商主体3404家;全市755家农业品牌建设主体,带动农民32.8万户,实现总产值超过230亿元。

  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蒋勇说:“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指引,紧扣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十四五’期间,建成一批数字化农田、生态化农田,进一步弘扬‘亚夫精神’,让更多的人来到乡村、服务乡村、建设乡村,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作为国家医改试点城市,镇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殷殷嘱托,坚持把增进群众健康福祉作为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持续推进“健康镇江”行动。五年来,镇江累计安排4000余万元用于健康城市建设,基本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通过医联体多种方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三甲医院专家不仅定期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疑难杂症还可以视频会诊,让百姓“家门口”就能看好病,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全市基层门急诊占比在55%以上,60%的慢性病患者在基层得到有效管理。

  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院长胡小忠说:“积极推进我们整岛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从能力上提升、流程上优化。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启动现代化卫生院的建设,真正当好岛上居民的健康管家。”

  镇江市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谢旭东说:“继续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投入,拓展项目内容,提升项目质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看病、看好病。”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镇江持续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力度,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以“行动力度”提升“民生温度”。五年来,镇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3万元,年均增长8.1%,七成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人民生活日益改善,连续入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海绵城市试点获评全国优秀,总体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新的起点,镇江正勇担使命、创新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争得“很有前途”更大荣光。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田远 朱晓莹 冯源 章斌炜 丁峰 柳放 供片台/镇江台 编辑/赵黎静)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