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大家短途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但不规范充电,隐患也如影随形。据统计,每10起火灾就有1起因电动车引起,而80%的电动车火灾又是在充电时发生。今年,江苏各地纷纷采取举措,积极化解电动车着火隐患,筑牢家园安全防线。
【南京今年增设简易消防喷淋设施38万平方米】
近日,消防部门在南京雨花台区板桥街道一小区内做了一项实验,模拟电动车着火,来测试电动车车棚简易喷淋装置的功能。实验共准备了4辆电动车,消防员穿戴好专业装备后开始点火,现场很快出现明火,同时冒有大量黑烟。
产生明火的40秒钟后,位于电动车上方的简易喷淋开始持续喷水,火势逐渐变小,直到消防救援人员赶到,将明火扑灭。
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宣传员梅亮介绍,在进行模拟实验的时候,四辆车是同时过火的,由于有了简易喷淋的作用,很明显把火灾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所以说这非常能够证明,简易喷淋对电动车火灾的“灭早灭小”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今年,南京将“推动电动自行车车棚增设简易消防喷淋设施面积38万平方米”列入十大民生实事。
【南通今年预计安装超20000个AI智能识别阻车系统】
此前,电动车进电梯、上楼道引发火灾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如何化解这一问题呢?最近,在南通市区不少小区,居民发现,电梯里安装上一款防电动车进入的“黑科技”——AI智能识别阻车系统。居民只要把电动车推进电梯,该系统会立即报警,电梯也暂停运行。南通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以前电瓶车上楼充电,不安全;后来电梯装了系统就不好上去了。
今年,南通市将“为全市居住小区电梯加装AI智能识别阻车系统”列为民生实事项目,预计加装超20000个。
【购买合格产品认准“3C认证” 使用中做到“八不”】
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电池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共对262家企业生产的295批次产品进行了检验,发现62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21.0%。市监总局建议,在购买电动车或电池等零配件时一定认准3C认证,购买合格产品。江苏消防也提醒,安全使用电动车要做到八不:“不上楼、不入户”“不混充、不过充”“不牵线、不飞线”“不改装、不混用”。
时空短评:共同守护电动自行车安全
守护电动自行车安全,需要多方共治。有关部门要加强电动车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全流程监管。既要“堵”,也要“疏”。在采取“人防+技防”,防止电动车“进梯入户”的同时,也要给电动车提供车棚、增加充电桩、消防喷淋等配套设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市民也要合规安全使用电动车,共同守护家园安全。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范思成 汪舒 张中玄 南通台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