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时节也是种子化肥等农资使用旺季。为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印发《通知》明确将开展2023年春季农作物种子市场检查工作,切实保障春季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据了解,本次专项检查的对象为辖区内所有种子交易市场、经营门店、网络销售平台及其销售的水稻、玉米、大豆、蔬菜等作物种子。其中,市级抽取种子样品数量不少于上年,县级检查辖区内种子经营门店覆盖率不低于60%,被抽查门店品种抽样覆盖率不低于30%。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检查活动将对2022年冬季企业抽查中未能提供种子样品的重点监管企业生产的品种进行重点抽查。
记者梳理《通知》发现,此次检查活动内容主要是种子质量、真实性和标签及使用说明,种子经营主体情况,品种审定登记情况,春季生产用种供应保障情况等。其中,检查中将抽取一定比例的种子样品进行检测,所有样品均进行净度、水分和发芽率三项质量指标检测,玉米、水稻种子样品同时进行品种真实性、纯度和转基因成分检测。与此同时,省农业农村厅也将统一从各市、县(市、区)抽取的水稻、玉米种子样品中选取重点种子样品进行品种真实性、纯度和转基因检测。
为突出监管重点,今年的专项检查将对重点区域、重点作物加大检查力度。尤其对于近年来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监督检查发现有问题的品种和经营主体,以及举报投诉较多的品种和经营门店,加大抽查力度,实施全覆盖抽样。各地也将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化服务组织等用种大户用种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对种子来源不明,尤其是批量调运无标签、无标识包装种子,彻查种子来源。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郝朦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