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执法人员走访工地时,多以检查发现问题为目的,建设方往往是那个被"秋后算账"的角色,为了改变如此被动的局面,南京城管部门积极改进工作方式,在执法监督的基础上,把"一站式"服务主动送上门,帮助企业规避违规风险。同时,城管部门创新"红黄绿"三色管理模式,以提高工作效率。
今天(3月13日)上午,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沪渝蓉高铁南京枢纽站前3标项目部,这里,正在做开工前的准备。从渣土运输、排水管理,到建设审批,工资发放,执法人员耐心地向项目方宣传政策,解答疑惑。为了方便建设方高效地开展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当地城管部门提前将自制的"在建项目服务指南"送到了工地。
中铁二十四局沪渝蓉高铁南京枢纽站前3标项目党工委副书记、副经理姜德明说:“项目要建搅拌站、钢筋场,当时对于我们来说,办理这方面手续没有头绪,执法总队主动上门服务,具体手续该怎么办,找哪个部门,有利于我们项目又好又快地推进。”
为了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交叉检查等降低工作效率的情况出现,南京江北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在全市率先对工地开展综合执法检查,涵盖城管、劳动、文化、交通等领域,进一次门,查多件事,提高办事效率。进而,根据检查情况,对工地实施"红黄绿"三色管理。
南京江北新区泰山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副科长朱巍巍表示:“工地是绿色级别,我们系统综合性的检查,每季度只要来一次。”对此,江西建工机械施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分公司总经理韦智军说:“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为更好地施工提供了很多的保障,帮助我们建立实名制系统,让农民工工资得到很好的支付和保障。”
城市管理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目的也是为了让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服务更接地气,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南京江北新区作为南京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试点地区,有着不断创新的尝试,也希望能够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好的城市管理经验。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范思成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