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优良食味水稻面积超五成 江苏将实施“水韵苏米”品牌建设提升行动

2023年03月13日 22:31:0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3月12日到13日,江苏省第三届“好吃苏米”品鉴大赛在南京举行,“水韵苏米”品牌建设推进会同步召开。好的大米是如何产生的,咱们老百姓今后餐桌上将会迎来哪些香糯可口的“苏字号”优质大米?这次大赛充满了“软香糯”的味道。

  全省共有84家大米企业参加了此次品鉴大赛,经过专家组以及消费者代表的现场品鉴,共有10家企业获得第三届“好吃苏米”品鉴大赛金奖,20家企业获得优秀奖。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好的品种、好的技术、联农带农的高效模式是很多企业脱颖而出,打响品牌的关键。

  如何打造“好吃苏米”,苏垦米业就给出了“全链条”方案。集团总经理许海峰告诉记者,苏垦米业整合了研发、育种、农资、收购、烘干、仓储、加工、销售等资源优势,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打造了供应链,通过推进“三链协同”成功打造了“水韵苏米”农垦“样板间”。其中,在种植环节,企业在百万亩高标准农田基础上,实现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认证全覆盖,为优质稻谷品种提供了“绿色”沃土;育种环节,近年来企业长期推进品种研发一体化模式,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围绕市场需求,研发新品种、开发新产品、探索高品质,将品种研发同市场需求、加工工艺相结合,让好吃的品种更具“江苏韵味”;加工环节,企业坚持推进从“田头”到“餐桌”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理念,建设实施“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的“五优联动”工程,真正做到把“好稻谷”加工为“好大米”,供应给广大消费群体。

  好的典型不止一个。据了解,自2018年江苏省启动“水韵苏米”省域公用品牌建设以来,江苏制定了全国首个省域全产业链性质“苏米”团体标准,涵盖稻谷生产技术规程、大米加工技术规程、质量追溯基础信息规范等5个方面,逐步建成了一批“好稻种+好生态”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全省“水韵苏米”核心企业生产基地达220万亩,带动全省优良食味水稻种植面积超1800万亩,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5成以上,促进农民增收超60亿元,“水韵苏米”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记者从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今年,江苏省将开展“水韵苏米”品牌建设提升行动,明确将改造提升苏米核心企业加工工艺,积极推动企业扩大生产基地,增加“订单收购”规模;与此同时,江苏省还将进一步修订《江苏大米团体标准》,优化各项质量指标,进一步推动优良食味粳稻品种扩面积、增产量,提高粮农粮企收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郝朦 编辑/国正)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