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核、扩绿、连网,常州拥抱“树先生”构建“绿韵花意幸福城”

2023年03月12日 14:28:42 | 来源:常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大约280万年前,诞生了第一棵针叶树,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树先生”就用他独一无二的魔法存在着,没有他,生命就无法存在。

  常州人爱“树先生”,也因为“树先生”在全国出名。

  常州曾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奖第一名,这个奖项是国内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

  在最新的全省年度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中,常州公众对环境绿化满意率两次高居全省第一名,“绿韵花意幸福城”成为常州的靓丽名片。道路两旁的树木,遮阴碧绿,秋天里金黄色的银杏,红中带紫的栾树,稍不留神就会走入浓墨重彩的油画中。

  这些粗壮树木,追随季节更替,装点四季风景。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花更艳,是常州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让我们一起拥抱这些“树先生”!

  常州,一座生态园林城市

  改善人居环境

  常州市以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全力打造长三角生态中轴,扎实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增加人民群众生态福祉。

  实施四大工程

  常州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重点实施护堤护岸造林、岸线复绿、沿线村庄绿化美化、森林质量提升等四大工程,全力推进“长江大保护”,实施长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提升沿江景观

  常州市通过德胜河、省庄河、肖龙港、澡港河等城市南北重要水系脉络的景观渗透,着力建设沿长江、沿运河、环太湖等干线绿廊,把沿江景观融入到城市蓝绿生态格局。

  沿江,造林覆绿3000余亩

  近年来,常州市“砸笼换绿”沿江造林1260亩,长江常州段生态岸线建成比例达80.6%,跃居全省第一。目前,长江沿岸覆绿、造林绿化面积达3000余亩。

  为促进长江大保护,打造常州沿江保护发展特色,新龙生态林以“林”为核心,以森林、湿地、湖泊、水系构筑多样融合的自然生态系统,营造自然和谐野趣的城市森林微度假目的地,并呈现原生态的森林气势,整体构建了“一带两片三廊”空间结构的滨江生态绿带。

  从长江沿岸由北向南眺望,绿树碧水扮靓了整个龙城。

  行动,五级义务植树基地

  历经见缝插绿、破墙透绿、拆违建绿、规划扩绿的绿化建设与发展,全市全民义务植树的热情一年比一年高涨,不仅把龙城打扮得绿意盎然,更让常州建设规划的一批全民义务植树基地跨上更高台阶。

  ✿ 国家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横塘河湿地公园

  ✿ 省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新龙生态林

  ✿ 省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横山桥市民义务植树基地

  国家、省、市、镇、村“五级”义务植树基地层层推进,我市构筑了全民义务植树新格局,确保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落到实处。

  成效,一批国字号荣誉

  以“增核、扩绿、连网”为核心,常州市连续十年实施“生态绿城”建设,打造市区大生态空间,开展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数”说常州

  先后完成长荡湖、藻江河、童子河等1426个项目,累计增核7.72万亩、扩绿12.65万亩、连网1240公里,高铁生态公园、丁塘河湿地公园等23个项目获得省“扬子杯”,有力推进了常州园林绿化工程迈向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2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地总面积预计11378.35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预计3348.76公顷,建成区绿地率40.82%,建成区绿地覆盖率44.77%,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58平方米;全市造林实绩1.38万亩,其中成片造林0.19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6.91%。

  近年来,常州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一批“国字号”荣誉。

  (来源:常州日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