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文化 打造经典 | 越剧《李清照》走进江苏科技大学

2023年03月07日 09:14:0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粉墨青春,青春有戏!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主办,江苏文艺广播参与承办的“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再度全面启动,5部大戏,近60场演出将走进各大高校!

  伴随着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大幕徐徐拉开,少女时期的李清照轻荡秋千,眉梢稍扬,朱唇微启,一首《如梦令》随之而出:“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3月6日,南京市越剧团带来的越剧《李清照》在江苏科技大学精彩演出。观看演出的师生中有热衷戏曲艺术的戏迷,也有刚刚接触戏剧不久的青年学子。

  江苏文艺广播主持人孙达导赏

  经典剧目再放光芒

  李清照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家庭完整幸福,所以前期作品风格比较明快、清新、俊朗,有很多写闲适之情、爱恋之意、山水之美的词,如《如梦令》《蝶恋花》《点绛唇》等。经历了南渡的流亡生活,其词多表达对故国的深切之思和流亡之痛,如《永遇乐》《渔家傲》等。其夫赵明诚病故后,她选择了再嫁,但婚后发现男方在科举中舞弊,便毅然决定离婚。自古只有男子休妻,哪有女子提出离婚?她为了离开这个品行不端的男子,以入狱为代价检举男方的罪行。这种独立与果敢的精神,哪怕置于当下社会,也值得称赞。

  李清照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这些诗词分别体现出美丽的诗的意境,但它们不是戏剧的意境;要把诗词的意境变为剧诗的意境,必须进行新的创造。剧作者选取了李清照12首词、两首诗,把它们连成了一条线,把这些诗词与李清照的身世融到了一起,令观众入乎其内地去感受词人对生活的感受,又出乎意外地写出了李清照由闲情、雅趣到愁苦、悲怆的心路历程,从而在国破家亡的历史背景下,揭示出李清照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执著刚正的性格。

  越剧《李清照》艺术地展现了女词人多才而又多难的一生及其清雅而又坚毅的人格魅力与人性风采,让这位宋代才女在越剧舞台上“复活”。该剧讲述了宋代少女李清照,在秋千上与年轻的学者赵明诚吟诗诵词,结为知音。婚后,夫妻志同道合,相敬如宾,沉浸在诗词创作和《金石录》的编撰之中。10年后,赵明诚赴任离家,夫妻聚少离多。金人入侵中原,李清照经历了国亡家破、背井离乡、丈夫病死异乡、古董尽数被骗的一迭迭苦痛与灾难。直到晚年,李清照仍不能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女词人在追求美好理想却历经悲壮的人生中,守护优秀传统文化、忧国忧民、借词抗争的高尚人格和爱国主义情怀真切呈现。

  担任今晚主演的是著名越剧演员杨凤英(饰老年李清照)、章琪(饰青年李清照)。完美的唱段和生动的表演展现了一代词人李清照的绝世风华,表演期间多次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后,全场师生久久不肯离去,纷纷起立鼓掌,向南京市越剧团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表示感谢,更向一代女词人李清照致敬。 

  一台深具人文内涵的戏 

  这部戏令师生们看了后很激动,舞美、音乐、演员演出都让人感动。“演得太好了!演出词人的气质和神韵。这部剧不仅写人,也不仅是故事,更是一首感人的诗。”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沈同学对记者说:“中国人有以诗言志、以词抒情的传统,李清照也是如此。今天看的这部剧中选取了她的‘生当做人杰’‘八咏楼’两首诗,表现了李清照之‘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她在南宋皇帝割地求和之时,对项羽的怀念;‘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是多么大的气势!深邃的爱国情怀。足以震古烁今。”

  作为演绎人物的文戏,《李清照》不容易演,但是这台戏却深深吸引住了大家。来自北京的学生周同学昨晚是第一次看越剧,她说:“很高兴发现自己看懂了。”年轻人对这台戏没有任何理解障碍,“我被李清照深深感动了。她为后人留下了一首首千古传诵不绝的精美词章。人生的大不幸与社会的大动荡,提升了她的词格和人格。但是看到她晚年买醉时,我的心也为之而痛。”

  戏剧进大学培养青年学子对美的鉴赏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与青年学子对话。越剧《李清照》期望通过传统的越剧形式之美,表达对当今社会的人文关怀。在当今社会,知识分子如何在商业化躁动中保护治学的宁静,守望文化,或许可以从李清照在动荡的战乱中历经磨难保护文物的事迹中受到启迪。

  最炫校园戏曲风! 

  “粉墨青春”戏曲直播车进校园,现场音视频直播,为您导赏!戏妆戏服体验,戏曲头饰展、脸谱展,青春留言板,精彩线下活动,全程全媒体呈现!

  接下来,京剧《骆驼祥子》、昆剧《世说新语》、锡剧《刘胡兰》、苏剧《太湖人家》、越剧《李清照》这五部剧目将继续走进校园,传统戏曲与青春校园的对话将继续!

  3月7日,锡剧《刘胡兰》将走进南京师范大学,更多精彩活动敬请期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