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惠山区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召开,踏看现场、交流进度、剖析问题,明确下阶段工作重点,按下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快进键”。
江南运河文化公园占地约260亩,滨水岸线1.5公里,项目总投资7.8亿元,已列入省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十四五”时期重点项目,是大运河文化带惠山段之“眼”。记者了解到江南运河文化公园B馆及其景观配套区将于上半年建成、A、C、D馆和公园整体以及运河西路先导段年底建成。
无锡市政协副主席、惠山区委书记吴建元在会上表示,要扭住江南运河文化公园打造、运河西路建设等“牛鼻子”项目,突出支点撬动,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高标建设、快出形象,积极争创省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示范区。把运河西路作为聚力点引爆点,按照城市道路功能定位高标规划,统筹推进周边景观打造、产业导入、基础设施建设,以线带面把周边物理空间打开、点靓。江南运河文化公园建设要按照轻重缓急有序推进、滚动开发,确保首开区按时高质量呈现,各子项目推一个成一个,串珠成链、带动一片。惠山作为一座与大运河息息相关的城市,做好大运河保护传承及活化利用既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是责无旁贷的时代重任。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凝聚共识,理清思路、明确重点、踏准节奏,做好“谋福、谋绿、谋美、谋利”文章,让这一“流动的文化”更好融入当下、传承后世。
吴建元说,建好用好大运河文化带、全景式展现具有惠山特色的运河文化瑰宝,要在统字上下功夫,定标高起点。坚持规划引领,整合运河资源,要增强传播能力,对现有大运河沿线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资源禀赋进行深度挖掘、系统整合、综合开发,让生态、产业、文化相得益彰、交织交融,“串点成线”“连线成面”“聚面成体”。
要在靓字上下功夫,擦亮高颜值。必须始终把推进大运河及其沿线生态廊道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扎实做好“治污”“添绿”“留白”三篇文章,河道整治力度要大、征拆建设速度要快、运河航运功能要畅、滨河生态空间要优,打造让人眼前一亮的运河文旅目的地。
要在活字上下功夫,体现高品位。坚持上下结合、内外联动、新旧交融,打造文化品牌、建好标志项目、丰富产品供给,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统一,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讲好故事、推陈出新,让运河文化和沿线项目拥有持续吸引力和持久生命力。
要在融字上下功夫,发挥高效益。紧扣运河文化建设,以文化要素赋能现有空间载体资源,统筹发挥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重塑城市新空间、彰显产业新活力、推进科技新应用,构建农文商体旅全面推进、融合发展新格局。
要在合字上下功夫,聚力高质量。加强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创新工作机制、严格监督考评、强化政策保障,加强投融资合作对接,吸纳更多社会力量踊跃参与,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会上,惠山区运河办汇报了2022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及2023年工作安排建议;区两河办汇报了“两河”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惠山高新区(筹)(洛社镇)、堰桥街道、玉祁街道分别就江南运河文化公园项目进展、“天上村前”项目推进、礼社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修复等情况作了汇报。
(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路明杰 编辑/赵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