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有关方面统计,到203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将比现在美国的人口总数多出4000万。老龄化在中国正在全面而深刻地到来。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老龄化?面对这场严峻的挑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老龄化与社会文明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江苏省道德发展高端智库负责人和首席专家,东南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樊和平认为应以文明意识对待老龄化,并探讨了老龄文明这一标志性话语的内涵。
总体说来,老龄文明作为一个标志性的话语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老龄文明是积极老龄化的战略理念以及总体性话语。
第二,老龄文明的要义是以文明对待老龄化。
第三,老龄文明战略包括三个基本的结构:老龄人的文明,老龄化时代的社会文明,老龄社会文明形态战略。
一、老龄文明就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战略理念和总体性话语表达
老龄化在中国正在全面而深刻地到来。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到203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将比现在美国的人口总数还要多出4000万。中国的老龄化具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任何国际经验可以借鉴,也无任何国家可以帮助的“四无”的特点。面对这场严峻的挑战,我们别无选择,必须拿出创新性的思想和创造性的努力积极应对老龄化。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老龄文明就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战略理念和总体性话语表达。
二、老龄文明的要义是以文明对待老龄化
老龄文明的要义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文明对待老龄化。首先遇到的挑战是我们到底是以“问题意识”还是以“文明意识”对待老龄化?老龄化是当今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中国遇到的最严峻的课题之一。但是我们并不能忧心忡忡地看待老龄化,更不能把老龄化只当成文明发展当中的非常态,否则我们只能就事论事地应对老龄化。
以文明对待老龄化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要义:
第一,老龄不是“夕阳”。云端之上无“夕阳”,所谓的“夕阳”只是地球人和太阳的距离。我们必须超越“夕阳心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在我们的人生过程当中,老龄是一个不断被建构的概念。从我们每年一度的生日庆典,到人生当中、人生过程当中填写的无数的表格,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我们在长大,长大以后我们在慢慢变老。必须超越这样一种老年心态,对老龄的建构进行再建构。
第二,老人、老年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成熟和生命的完成。历史上无数的学术大师都热情地歌颂、肯定老龄。孔夫子在总结自己人生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著名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了70岁的人生,才是真正自由的人生。社会绝不能放弃和抛弃老龄人,老龄人自己也不能对自己自暴自弃。
第三,老龄人不是文明剩余物,而是文明的创造者、传承者、负荷者。我们在人生过程当中都参与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创造。真正的文明不能把老龄人从社会的权力中心驱逐出去,老龄人自己也不能把自己从社会的主场向边缘撤离。
第四,老龄化不是文明的负面清单,而是新的文明的启蒙者,新的文明的呼唤者,也是新的文明的摇篮。也许汹涌而来的老龄化可能会导致一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危机,但是到底是危机还是时机,关键在于我们到底以什么样的理念对待老龄化。老龄文明就是应对老龄化的积极的理念和总体性战略话语。
三、老龄文明战略包括三个基本结构
老龄文明战略有哪些基本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结构:
第一,老龄文明战略是老龄人的文明战略。老龄人文明战略的要义是让老龄和老龄化成为一道文明气象。要让老龄和老龄化成为一道文明气象,最基本的文明要求和文明素质,是不能以处于生命主场的中青年的要求裹挟老龄人,不能把老龄人捆绑在所谓的社会进步的腰带上,让他们踉踉跄跄地跟着时代前进。有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方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老龄人在不同的信息方式下具有不同的文明地位。在第一种信息方式就是口头交流的信息方式下,老龄人享受了最崇高的地位,因为他们是知识、经验、财富和威望的载体。印刷媒体这个第二种信息方式的诞生,打破了老龄人的垄断地位,老龄人的地位开始下降。但是在印刷媒介信息方式下,老龄人依然享有崇高的威望。现代电子信息方式似乎彻底颠覆了老龄人在社会生活当中的地位,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一个事实,到目前为止,如果我们把整个人类文明史还原成24个小时,那么近现代文明、近现代史只有3.7个小时。近现代文明不仅仅是现代文明,整个近现代文明在文明史上是非常幼稚的。
第二,老龄文明战略是对待老龄人的文明战略,或者说老龄化时代的社会文明战略。孔夫子在论述对待老人的态度的时候,曾经讲过那一句著名的话,对待父母、对待老人不仅仅是“能养”,最难的是“色难”,“色难”就是子女,就是社会对待老龄人的文化态度。一个文明的社会不是要让老龄人“活下去”,而是如何让他们“活得好”。因此,老龄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就是老龄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三,老龄文明战略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的结构是老龄文明形态战略。它的要义是让老龄成为一种文明形态,不仅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而且使老龄、使年长“成为”老龄文明,“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创造这样一种文明气象,要求我们告别那种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告别以中青年为社会的权力中心的那样一种“青春期心态”;告别以效率和财富为标准的线性进步观;最后,告别那种文化断裂所产生的精神上的失家园、失根。
当今世界,老龄化、老龄人口已经在人口结构当中呈鼎立之势。我们别无选择,人类别无选择,拥抱他,去开辟一种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和新境界。这样一种新形态和新境界,就是“老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