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农忙时节,在盐城市射阳县新坍镇新集村集体农场,村农业主任夏诗旭正指导农民根据苗情长势和土壤墒情,对小麦进行除草、施肥等综合田管作业。“不同于传统的种植模式,我们集体农场是全程机械化种植,今天我们出动了一台植保机施肥,每天能洒800亩,两天就结束了,非常省时省力!”
近年来,新集村以推行村民土地入股方式,实行订单式、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建立健全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促进农民增收双赢。
新集村有农户1020户共3217个人口,近5000亩耕地。7年前,该村集体债务达100多万元,是全市20个贫困村之一。2016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由村干部挂帅,新集村成立了射阳县钟星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励村民土地入股,实施农场化生产经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入股户和村集体双赢。“我们的运营模式是按照两个5:3:2方案,盈利村集体得50%,管理人员得30%,入股农户得20%,亏损书记承担50%,主任承担30%,会计承担20%,最大程度保证集体合作社蓬勃的生命力。”新坍镇新集村党总支书记张桂兵介绍。
土地入股合作社的模式很快收效。2017年合作社的纯收入达35.5万元,亩均511元,2018年流转规模达到1000亩,年纯收入29.8万元,2019年秋合作社规模达1600亩。通过几年经营,新集村不仅还清了142万元的集体外债,还为入股村民、村集体分别增加175万元、80万元收入。“我们将土地交给村里管理,不仅得到了土地流转费和分红,闲暇之余还可以到集体农场里打工,日子过的很舒心!”正在忙碌的村民金海成一脸满足。
建成库容1000吨的标准仓库,购置日烘100吨粮食的烘干机械,建成720多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新集村迈上了集体共同发展的快车道。去年以来,村委会自费110万元将全村泥质道路硬质化,争取资金50万元,栽植5000株特色苗木,打造集观光旅游、排涝抗旱于一体的生态河道。
如今的新集村,道路笔直,水净岸清,农家小楼整齐划一,一幅清新典雅的美丽乡村图徐徐展开。据了解,下一步,该村将不断扩大集体农场面积,向产品深加工方向转型,向产品附加值要效益。在增加集体农场收入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来源:射阳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李盼 蒋雯杰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