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江河交汇特质,共谱现代邗江新篇——在政协扬州市邗江区第十一届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2023年01月10日 09:40:07 | 来源:邗江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彰显江河交汇特质 共谱现代邗江新篇

——在政协扬州市邗江区第十一届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2023年1月9日)

张 新 钢

  各位委员,同志们:

  在全区上下满怀豪情开启新一年工作的重要时刻,政协扬州市邗江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区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奋进合力的一次盛会。在此,我代表中共扬州市邗江区委,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政协委员和与会同志,致以诚挚问候!

  时序更替,岁物丰成。刚刚过去的2022年,极不寻常、极其难忘。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各项部署,努力在应对挑战中稳定大盘、争先进位,预计全年GDP迈上1200亿元台阶,在“2022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进位至第19位。一年来,我们保持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项目建设有力有序、实体经济稳中有进,累计为企业减免缓税费19亿元,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比亚迪半导体、南都储能等95个产业项目签约落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工业开票销售增幅、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等指标领跑全市。一年来,我们不忘初心、不畏挑战、不懈奋斗、不辱使命,高标准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省委巡视、市委联动巡察,全力抓好稳就业、稳物价,集中攻坚重点地块征拆,教育集团化办学、老旧小区改造、养老体系完善等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亡人数“双下降”,交出了一份有力度、有温度的邗江答卷。

  非常之年取得非常之绩,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全区上下的努力和奉献,更凝聚着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新一届区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始终聚焦区委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为党政分忧、为发展尽责、为人民服务的良好风貌。大家围绕中心、参谋有道,强化协商议政、提案督办、专题调研,围绕动能转换、物业管理、乡村振兴提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意见建议,成为区委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大家服务民生、督促有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建强基层议事平台,加强对机关部门、民生工作的评议监督,真正把“民意账单”变成“履职清单”;大家下沉一线、落实有为,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资源优势、经验优势,主动投身疫情防控主战场、产业发展主阵地、项目建设第一线,展现了政协担当;大家联络各方、团结有力,立足统一战线组织基本属性,开展经常性、多层次的联络活动、联谊交流,协助区委做好民主党派、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营造了上下齐心、合力奋斗的良好氛围。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向全区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时代赋予了“好地方”扬州新的发展内涵和发展任务。邗江作为扬州城的发端和硬核,从来都是扬州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适逢风云际会之时,身处江河交汇之地,邗江蕴含着特有的生态密码、开放精神和创新基因。万里长江,孕育和润泽着华夏文明的生生不息,千年运河,开创和宣示了劈波斩浪的人间伟绩。运河在此发轫,长江在此湍行,江河交汇于此,既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资源禀赋,也激励着我们义无反顾、一路前行,在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邗江新实践中担负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重大责任。

  一、江河交汇,以“水”为魂,我们要倾力打造现代化邗江的大美之城

  邗江凭长江之利、得运河之便,依水而建、缘水而绿、因水而兴。邗江的建城史就是运河史。先人临水而筑的古邗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的“第一锹”,使邗江成为扬州无可争议的历史原点,始终与扬州同生共长、休戚与共。邗江的城之美离不开水之美。十里大江风情、千年运河美景,超全区面积1/5的水域和近1/4的林地以及350万平方米的城市绿化,使邗江大地流光溢彩、充满灵韵。邗江的文化兴得益于水运兴。滔滔不绝的运河水也推动了邗文化的赓续兴旺,留下了古渡瓜洲、竹西佳处、北湖万柳、高旻禅寺等可观可感的文化印迹,一位位文人墨客、一篇篇名诗名作、一段段传奇佳话成就了邗江生动绵长的人文底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放大扬州的名城特色,彰显历史文化魅力,擦亮绿杨城郭底色。我们要用好江河交汇带来的独特优势、生态馈赠、文化资源,让邗江成为美美与共、令人向往的大美之城。要着力彰显生态之美。巩固长江大保护、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成果,努力绘就水波潋滟、水清岸美、水天一色的生态画卷。强化工业源、扬尘源、餐饮源、移动源“多源齐控”,系统抓好美丽河湖、控源截污、区域水生态修复,有序开展土壤治理修复、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全链条管控,以结果导向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更大力度推进绿色制造、双碳双减、循环利用,以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要着力彰显文化之美。在大运河文化带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体现邗江担当,以申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瓜洲片区建设为契机,再现春江花月夜诗境,重塑大观楼胜景,打造充满生机的千年古镇。强化北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价值和文化标识,做足以北湖冠名的农旅、赛事、展演、美食、文创品牌,带动北部乡镇的人气和活力。挖掘利用古邗沟“运河原点”的深厚底蕴、独特风采,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让竹西成为运河文化传承展示的新窗口。要着力彰显品质之美。继续实施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水网、管网配置,推进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整治和物业服务提标,提升特色商圈、商务楼宇、文博场馆功能,增加优质教育、医疗卫生、公园绿地供给,推进城市绿色、智慧、信息化管理,打造更有品质的城区、记得住乡愁的乡村和文明之花绽放的现代邗江。

  二、江河交汇,以“产”为基,我们要矢志建设现代化邗江的科创之城

  长江与运河连接南北、横贯东西,是扬州历史数度辉煌的关键要素。“兴盛于汉”,源于吴王刘濞利用运河沟通江淮的优势,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富甲一方;“鼎盛于唐”,源于长江运河交汇区位催生出造船、漆器等制造业,成就“扬一益二”的辉煌;“繁盛于明清”,源于漕运盐运在这里高度汇聚,带来了枢纽地位和商业繁荣。扬州历史上三次大的辉煌,本质都源于产业的兴盛,都得益于将区位之优转化为开放之利、产业之基。

  “十四五”以来,市委多次强调要锚定产业科创名城建设的“主航道”,让产业成为扬州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今日邗江也是扬州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产业科创的主阵地,李尔、比亚迪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投资,上市企业总数达到10家,拥有全市最高的利用外资总量、自营出口总额、市场主体总数。前不久召开的区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坚持把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放在产业上,更大力度推进动能转换、打造创新高地。我们要秉承江河交汇、开放包容的区域气质,让产业发展的热潮在邗江竞相奔流。要培育现代化、高质量的产业集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邗江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举全区之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促进生物健康、微电子两大新兴产业加速壮大,支持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两大主导产业做强做优,提升服装纺织、新型建材等特色产业产销规模,加快航空、新能源等未来产业聚集成长,今年全区工业开票销售要确保实现15%以上的增长,并迈上千亿元新台阶。打好智改数转推进、创新奖补提升、企业上市扶持的“组合拳”,培育更多产业细分领域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企业和资本市场“邗江板块”的上市企业。要汇聚有体量、质态优的重大项目。坚定不移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统筹用好基金招商、以商引商、活动招商,确保今年签约产业项目不少于100个,总投资30亿元以上在建、新开工项目不少于10个,制造业投资不少于200亿元,并全力争取50亿、百亿项目新突破。强化要素保障、税源导向,提升开发园区项目建设的示范作用,加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低效用地盘活,两大园区工业投资、开票销售占全区目标70%以上,全区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税收贡献比重不低于42%。要打造活力足、多层次的人才体系。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要重点围绕产业和企业需求、创新和创业导向,强化校地、校企合作和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建设,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发挥离岸孵化创新中心、政产学研融合优势,柔性引才,不求所在但求所有;用好“人才新政16条”,动态优化人才奖励政策,重点招引培育领军人才、创业团队、技术攻坚关键力量,为新产业、新城市、新动能提供坚实保障,今年人才政策奖扶资金将实现倍增、提升至1.5亿元以上。

  三、江河交汇,以“人”为本,我们要齐心共筑现代化邗江的幸福之城

  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考察调研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城以民为本、民以城为荣,只有让沿江沿河的百姓生活越来越好,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大家对邗江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才能更好凝聚现代化建设的合力。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发展为民、发展惠民不动摇,用心用情抓好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实事,群众的获得感在均衡普惠中得到新提升。下一步,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树立更高标准,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建设一座人人向往、安居乐业的幸福城市。要让就业创业更有质量。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刚刚闭幕的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决议》,新的一年,我们设定了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新登记市场主体不少于1万户的目标,这是必须完成的民生任务。稳就业、促创业的根本在于稳企业、扩内需、促消费,要一如既往抓好助企纾困、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岗位,扎实开展重点群体的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综合施策繁荣各类传统消费,发展壮大数字消费等新业态,今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要持续领跑全市。要让特定群体更受关注。我们将深入实施“老有优养”三年行动,鼓励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推动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功能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继续巩固提升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成果,持续增加公办园、普惠园比重,加大高中学校教育品质提升力度,努力做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要健全社会救助数据库和保障网,动态排查、跟踪帮扶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困境儿童等群体,确保困难群众精准救助率保持在100%。要让安全底板更为牢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护好群众的岁月静好与平安健康。科学稳妥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突出“保健康、防重症”,做好重点人群服务,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确保平稳度过疫情高峰。巩固安全生产“三年大灶”成果,加强危化品、自建房、建筑施工、燃气、人员密集场所等领域风险排查和问题整改,强化守土有责、失责追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毫不松懈加大刑事犯罪打击力度,以实绩和口碑检验法治邗江、平安邗江新成效。

  各位委员、同志们,人民政协人才济济、群英荟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邗江新实践中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希望全区各级政协组织强化政治意识、政治定力,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与党同心同向、与区委同频共振;坚持服务中心、身体力行,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更好履职尽责,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建言献策、强化民主监督,在中国式现代化邗江新实践中贡献力量、实干担当;始终海纳百川、包容各方,多做联系人、团结人、争取人的事,多做听民情、传民意、解民忧的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区委也将一如既往地重视政协工作,加强和改进对政协工作的领导,重大决策邀请政协协商,重大议题安排政协调研,重点工作交给政协监督,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各级党委要将政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思想上重视、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确保人民政协政治有地位、建言有机会、出力有舞台;要全力支持政协委员依法履职,高度重视委员意见建议,做到以道相交同甘苦、以诚相交见肝胆、以志相交共奋斗。各级各部门要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政协提案,不断巩固和拓展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的工作新局面。

  各位委员、同志们,江河交汇、滚滚向前。推进现代化、迈向新征程,我们唯有牢记初心,方能矢志不渝、历久弥坚;唯有不畏险阻,才可乘风破浪、永立潮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开创邗江政协工作的新局面,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邗江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