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在医疗救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期,江苏各地也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中的独特优势,制定各具特色的中药方,扩大群众用药供给,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江苏省中医院公布四种防治新冠中药方】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属于中医“疫”病范畴,核心病机为“疫毒外侵”。江苏省中医院在总结前期中医药对新冠病毒感染救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江苏的气候、人群特点、患病症状研究制定了四种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药处方,分别是预防方、轻症方、解热方和康复方。专家介绍,预防方主要有炙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红枣、苏叶等中药,起到扶正固表、健脾和胃的作用。而此次轻症患者既有恶寒发热的风寒表征,又有咳嗽咽痛的肺经郁热,轻症方也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调整。
江苏省中医院党委书记、主任中医师,国家岐黄学者方祝元说:“我们轻症的方子就是辛温辛凉同用,表里双解。用了桑叶、菊花、银花、连翘,辛凉解表,也用了麻黄、杏仁、桔梗,辛温解表。还有太子参,补益正气。”
此次新冠病毒感染后,不少患者出现了周身疼痛、乏力气短、久咳不愈、咽喉剧痛等症状。解热方和康复方则可以起到清热解毒、补气安神的作用,有效缓解症状,加快病人的恢复。
方祝元说:“针对高热恶寒、周身疼痛、剧烈咳嗽,我们就制定了清热解毒方,退烧效果非常明显。我们又用了大剂量的葛根,用桂枝加葛根,治周身疼痛效果特别明显。”
【各地加紧生产中药制剂保障群众需求】
盐城、徐州、扬州等地的中医院也制定出“清肺排毒汤”等多种中药方剂并加快熬煮生产,第一时间送到居民手中。在泰州扬子江药业,工人们正加班加点,生产以“蓝芩口服液”为代表的清热解毒、治疗咽痛、鼻塞、咳嗽的中药口服液,保证市场供应;在常州,复方冬草口服液、儿咳合剂、复方黄芪口服液、健运口服液、贝母止咳糖浆等13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制剂也正加紧生产,助力疫情防控。
常州市中医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黄玮说:“黄芪口服液和健运口服液主要的作用就是补气、健脾、固表、补虚。贝母止咳糖浆适合感染后期阴虚的咳嗽,痰比较黏不易咳出或者干咳。”
据了解,除了到院就诊开药外,各地医院也在互联网门诊上开通了配药通道,最大程度满足广大市民多元化用药需求。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朱晓莹 杨帆 泰州中心站 供片台/泰州台 扬州台 常州台 徐州台 盐城台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