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医生用视频讲述“援非”故事

2022年12月31日 15:58:36 | 来源:泰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图为完成手术的医生们一起合影,左二为顾政,左三为兴化人民医院五官科医生薛佳。朱世萍供图

  这些天,“我的援非日记”系列视频走红社交网络,获得了数十万的点赞,制作者正是医疗队成员之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顾政。中国(江苏)第32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抵达当地两个多月,在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来自泰州的医疗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近日,桑给巴尔当地报纸Zanzibar Mail整版刊登了,中国医生为患儿夹除气道异物挽救生命的事迹,而顾政的援非视频日记也得从这次意外讲起。

  “医生,孩子吃花生米呛着了,快帮帮我们吧。”一名妈妈抱着9个月大的婴儿冲进急救室,她怀中的孩子脸色紫青,喉咙里发出“齁”“齁”的声音,随时有窒息的危险。施行儿科手术,对于出国前有过充分技术储备的医疗队来说,并不难,难就难在,桑岛的医疗器械都是靠外部支援的,现场所用的一套取气道异物的设备还是上个世纪中国捐赠的。在国内,早已用可视化气管软镜代替了这种直视下硬式气管镜。

  “当地的麻醉机甚至不具备给这种婴儿使用的功能,可选择的药品也很有限。”顾政说,他们只能先让熟悉器材的当地医生先试,但卡在气管的异物较大,位置较深,多次尝试后也未能成功。此时,女婴呼吸渐渐虚弱。

  中国医疗队只得进行紧急手术,手术过程中,由于供氧不足,女婴的血氧饱和度多次掉落至30%以下,好在通过及时判断、正确处置,医护人员一一化解危机,最后,异物被顺利夹出来。女婴得救了,手术间爆发出雷鸣的掌声和欢呼声,围观的桑给巴尔医护人员纷纷竖起大拇指:“Chinese doctor,good job!”

  援非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整个桑岛登记在册的医生不到200人,当地最大的公立医院也仅有4间手术室。医疗队成员常常面对药品器械严重短缺、灯臂生锈、术中停电及断氧等意外情况,“很难用文字把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表述出来。”于是本来就爱好摄影的顾政用手机拍下了一幕幕,并剪辑成了三分钟左右的短视频。

  “其实,这些来自当地居民的需要和称赞,也给了我们勇气。”顾政介绍,医疗队调研当地医疗环境后,准备了巡诊活动,搭建了内科、外科、妇产科、牙科、耳鼻喉科、针灸科等7个临时诊室,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诊疗及体检服务,每次等待看病的居民都会排起长队。

  “谢谢中国医生!”在顾政的视频日记里,获得救治的他们笑得很灿烂。

  (来源:泰州日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