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中做好示范引领

2022年12月19日 11:50:0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全省上下正以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江苏大地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努力交出不负习近平总书记重托、不负江苏人民期待的时代答卷。《江苏新时空》12月18日起推出全媒体新闻行动《奋进现代化 江苏新实践——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环省行》,看各设区市如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征程上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省会南京。

  在此前一份全球科研城市排名榜中,南京不仅进入全球前十,而且上升速度很快,让人感受到新征程上南京创新的实力与活力。为什么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中能够走在前列?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 韩立明

  全球科研城市排名是英国《自然》科学杂志作的权威评价。最近在普华永道《机遇之城2022》榜单中,南京智力资本、技术与创新分别居全国第5、第6位。南京人对这些排名表现得都很淡定,我们更关注二十大报告里讲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三个第一”在南京的生动实践。

  今年,13所在宁高校、43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居全国第3;8家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实验室通过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2家,成功承办2022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南京的产业发展态势应该说比较良好。

  可以说,通过新时代十年的努力,创新不仅成为南京最鲜明的标识,更是我们奋进现代化新征程的动力和底气。

  省委全会明确支持南京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目标明确、重任在肩,南京将如何推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 韩立明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在于落地落细、见行见效。

  我们将以高质量的教育涵养源头活水、以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激发动能活力、以高素质的人才夯实基础力量,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奋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底层和共性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是创新的核心所在。我们将统筹使命驱动型创新、市场驱动型创新,把握基础研究、创新加速阶段的不同特点,全力推动紫金山实验室在6G研发、“东数西算”等领域争取突破,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和新建,努力在硬科技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上走在全国前列。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我们将积极推进国家级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建设,加速集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争当人才强国“雁阵”格局的“头雁”。

  我们坚持育苗圃、护森林并重,培育创新生态。今年获批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市和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市。我们将充分用好这些试点,构建共建共享的开放创新生态,形成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创新格局。

  我们还将共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长三角科创共同体,推进宁镇G312产业创新走廊、宁苏G42沿线人才创新走廊等载体建设,在融入全省“1+3”重点功能区布局中,实现创新驱动和产业能级的整体跃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省委全会强调,要把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近年来,南京坚持制造业立市、服务业强市,下一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什么新目标新举措?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

  近年来,我们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在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中列第4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5.9%、居全省第一。

  依托这些优势,我们将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奋力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具体做好四件事:

  一是增强“耦合度”。“制造+服务”,用好刚刚获批的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和服务型制造,鼓励服务企业向制造环节拓展;“软件+硬件”,加快推动软件在传统行业的深度应用,赋能钢铁、石化、汽车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体+数字”,抢占新一代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等新赛道,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元宇宙集聚区,为江苏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挑大梁、作支撑。

  二是推动“集群化”。加快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万亿级产业地标、智能电网5000亿级集群,推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迈上千亿规模,力争再新增3—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创建国家未来产业试验先导区。

  三是提升“含绿量”。瞄准“存量减碳、增量近零、碳资源化”的路径,在降耗增效上迈向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在绿色低碳发展中抢得南京发展先机、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四是强化“协同性”。在市域范围内,我们将坚持特色发展、错位竞争;在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内,找准南京定位,大力推动“研发+产业”“生产+展示+销售”等协同合作,构建链式配套、梯次布局的产业互补体系。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此前我们在网上开展了征集,请南京市民们描绘他们眼中中国式现代化的南京图景是什么样的,列出了这些高频词,从中能读出什么?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

  “高频词”是反映民意的窗口。从这些高频词中,我读出了市民群众四个方面的期待:

  一是期待城市实力更强、能级更高。城市有实力,市民就有自豪感。我们将着力打造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示范区,力争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建成全球创新型城市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金融中心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二是期待家园更为宜居、更富内涵。这几年,我们着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不断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下一步,我们还将不断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品质,提高副城新城配套水平,加快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宜居宜业。

  三是期待生活更有品质、更具归属感。疫情不可避免对市民群众生活带来一定影响。我们要高度关注市场主体预期引导、小店小铺正常经营等问题。推出“小店计划”和扩消费、促投资一揽子计划,用更加到位的服务留住城市“烟火气”。我们要与民同心干事,着力稳就业稳预期,认真解决“一老一小”等突出问题,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有归属感的城市”。

  四是期待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我们将全面加强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当前正是应对疫情最关键、最吃紧的时候,人民群众有困难,一定要相信党委政府在。我们将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细致入微地做好各项工作,让大家一起从容应对,平稳度过这轮疫情的考验,确保市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请形容一下您心目中现代化的南京是什么样的。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

  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我心目中中国式现代化的南京新图景,就是要把南京建设成为有文化厚度的城市、有创新高度的城市、有生活温度的城市、有风景气度的城市,让每位市民在这座城市都有情感归属的认同、梦想成真的机会、幸福美好的生活。

  从今天的交流中可以深切体会到南京的时代追求、奋斗愿景。南京一定能够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古都金陵一定会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南京,未来可期!

  来源:江苏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