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下降,越冬候鸟陆续飞抵淮安,最近几日,我们在盱眙长塘水库的水面及岸边,已经拍到了鷿鷈、凤头鸊鷉、普通鸬鹚、大白鹭、白腰草鹬等鸟类。”日前,淮安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员余星翰告诉记者,最让他们激动的是12月2日,首批14只小天鹅出现在了水库,这已经是小天鹅连续五年如期而至了。
余星翰介绍说,盱眙的长塘水库种满了芡实,可以任由小天鹅采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食物资源吸引大批的小天鹅到来。“最多时我们能同时拍到200多只小天鹅。但是因为土壤水体需要休养而停种一年,今年水中植物资源略显匮乏,小天鹅采食困难,12月2日以来的每日观测中,已有多次记录到小天鹅在库区水面上自由游弋,但是无采食行为。”他说,截至12月6日上午,已经有25只小天鹅驻留在库区。
据悉,由于今年水库的水生植物稀缺性,越冬草食类候鸟觅食难度增加,盱眙县林业技术指导站、马坝镇水务所、观音寺社区派出所、马坝镇衡西村委会、“六个同行”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淮安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多个单位关注水库候鸟情况。12月5日和6日,专业人员在库区两个小滩和周边架设了6部红外触发相机,记录小天鹅及其他候鸟的生态行为,为小天鹅及其他候鸟的科学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在加强监测、巡护的同时,密切关注长塘水库水体、水质及周边动植物的动态,并与相关部门共同制定科学救助应急预案,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向周边群众和观鸟爱好者发放小天鹅保护宣传单。“下一步,我们打算建成固定鸟类监测点和小天鹅科普宣教室,做到科学、规范、严格,确保候鸟安全越冬,使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关注我们身边的野生动物,进一步深入践行绿色生态环保理念。”
余星翰表示,淮安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将联合多部门,继续长期、定点观测小天鹅及其他候鸟在水库的生活情况,确保小天鹅及其他候鸟的后续“大部队”,在赶到水库后可以安全越冬,营造蓝天白云下、人鸟一家亲的和谐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