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盱眙:答好“三农”题 交出乡村振兴“高分卷”

2022年12月09日 15:04:57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水相连……高标准农田建设也给乡间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在田间地头行走,就如同在画中一样,令人赏心悦目,因此更是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盱眙县芦沟社区党总支书记徐玲说。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自2004年以来,中央已经连续19年发布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农业、农村、农民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打造宜居农村、增加农民收入,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力量。

  加快产业融合,推进农业产业兴旺

  “没想到走在乡间的道路上,能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太不可思议了。”来自盱眙县城的张先生在黄花塘镇稻虾共生产业园里感叹道。

  规模化、集约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盱眙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小田变大田”,为农业规模化创造条件,同时还因地制宜,积极推动农业与旅游等产业的融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打造农旅融合的“新样板”。

  黄花塘镇是盱眙县内较早开展稻虾共生种养的乡镇之一,现有稻虾共生种养田地八万亩,其中芦沟稻虾共生产业园投入600万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泵站、配套桥涵闸等渠系工程、水泥路输变电线路等基础设施工程。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也便于农业机械化开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同时,也使得农田变景区,满眼尽是芦花朵朵、虾红稻绿、水鸟阵阵,游客络绎不绝。

  建设新型社区,打造生态宜居农村

  “美丽桃源是我家,农村不比城市差。”桃源小镇居民口口相传的顺口溜,是居民们在切身感受到政府开展农房改善项目带来的实惠后,发自内心的肯定。

  在农村,住房问题始终是困扰农民的重要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让农民住好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必解之题,为此,盱眙县大力推进农房改善工程,旨在让农村村民安居乐业。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黄花塘镇积极统筹一切可调动的资源,大力推进桃源小镇、杜湖邻里、黄花塘社区、芦沟小区、泥沛社区等5个农房改善项目。走在新型农村社区里,鳞次栉比的新式房屋、韵味十足的白墙黛瓦、干净整洁的宽敞路面,让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社区居民脸上满意的笑容即是对农房改善工程最好的评价。

  “农房改善项目是让咱们老百姓得到实惠的好项目,现在房子宽敞明亮,小区环境整洁漂亮,我们老百姓很满足。”桃源小镇居民李大爷说。

  开展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增收路径

  “这是盱眙县黄花塘镇产的正宗虾稻米,安全、健康、无污染,想要的赶紧下单了,数量不多,售完即止喽。”带有盱眙乡音的王阿姨在直播间向网友介绍着本地农特产品。

  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发展,网络购物因具有方便快捷、款式多样、选择面广等特点深受群众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网上购物,直播带货成了新的“经济风口”。盱眙县紧跟时代潮流,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并加大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电商产业在盱眙县蓬勃发展。

  盱眙县黄花塘镇芦沟社区与淮安网络红人“牛姐”合作成立黄花塘镇乡村振兴牛姐直播间,销售黄花塘镇本地特色农产品销售,助力乡村振兴。此外,对于有兴趣加入到直播带货行业的社区居民,“牛姐”还将她们组织起来进行集中培训,讲解直播带货知识,提升她们的直播带货能力。

  “以前我们干农活手里拿的是镰刀、锄头,现在我们干活手里拿的是手机,直播带货不仅使我们的活变轻巧了,也增加了我们的收入。”经过专业培训,社区居民的直播带货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一批乡村“网红”在互联网上开展直播,不仅将盱眙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推向了全国各地,也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以“三农”工作为主要抓手,盱眙县将聚力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在都梁大地上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完美答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