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洪泽:厚植人才“沃土” 涵养乡村振兴“活水”

2022年12月09日 14:59:30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才成为强化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词”。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加快破解乡村人才缺失的瓶颈制约,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打造一支有用、实用、管用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迫在眉睫。”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加祥表示。近年来,洪泽区多措并举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全力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高地。

  “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支撑,在推动人才回乡扶持政策的促进吸引下,洪泽区乡村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洪泽区委人才办主任叶亚堂介绍。

  引好青年人才,增添乡村活力。有人才,乡村建设才能“活”起来。洪泽区积极实施“爱我家乡,洪雁回归”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促进工作,以各乡镇街道为单位,重点摸排统计近两年洪泽籍应届生基本信息,收集3358名洪泽籍毕业生信息,建立动态人才数据库。同时坚持将人才优先投放给乡村,推行“人才+基地+产业园”乡村经济发展模式,促进食品科技产业园、电子科技产业园等4个双创平台在乡镇建成落地,加快引入产业资源,为返乡大学生提供乡镇企业岗位332个,村后备干部岗位99个,帮助紫山生物、久耀电子等21家优质企业招引大学生160人。

  积极发挥政府主导、政策引领作用,升级了“人才20条”扶持政策,鼓励人才回乡建设家乡,对符合条件的乡村人才给予就业补贴和购房券,切实解决人才扎根乡村面临的实际困难,新政策实施后,人才投入较往年提升1000万元以上。

  育好本土人才,振兴乡村产业。“以前都是自己摸索着干,养殖鱼苗成活率低、畸形苗占比大,现在有专家老师来实地教学指导,不仅成活率高了,质量还特别好,每年都是大丰收!”淮安市神州水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军激动地说。

  洪泽区把教育培训办到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生产一线,从高校院所、科研机构聘用科技特派员37名,定期组织现场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组织农技推广、技术指导等实地活动60余次,服务群众800余人。聚焦复合型乡村人才培养,拓宽农民教育培训覆盖面,建设高素质农民培训学院,针对现代种养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热门领域,开办农业技术培训班12期,组织电子商务培训班6期,培训超2000人次。

  积极鼓励本土人才“破土飘香”,推荐31人入选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培养对象,申报获批乡村振兴技艺师和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1名。同时大力实施农业龙头企业人才育强行动,推动紫山、卫岗、天邦等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技能培训,新增高技能人才147人、技师23人;引导渔姑娘、羊养道等本土年轻创业群体返乡创业,带动本土养殖户共同致富增收。

  用好乡贤人才,促进乡村发展。为了让更多人才回到农村、建设农村,洪泽区主动打好“乡情牌”,开展全区乡贤人才摸排工作,深入挖掘在政府机关、高校院所、知名企业工作的洪泽籍人才,共摸排在外乡贤人才2099人,形成人才交际网络,引导乡贤人才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牵线搭桥。截至目前,乡贤人才已累计投资项目5个,总投资额1.68亿元;设立助学基金超200万元;慰问帮扶捐款30万元以上。

  “乡贤人才是宝贵财富,三河镇突出人才兴镇导向,聘请9位乡贤兼任村(社区)‘第一书记’‘名誉主任’,引导乡贤人才在支持壮村富民、帮扶困难群众、兴办民生实事等方面主动作为。”淮安市洪泽区三河镇镇长孙翔介绍,该镇充分发挥乡贤人才力量,通过“以才引才”方式,与发达地区企业和高校设计团队搭建了合作交流渠道,加快推动“三美三河”“精致民宿”“乡村酒店”建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