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学毕业了,党员组织关系怎么转回来?”“暂住证怎么办理?”在黎城街道劳动桥社区“家园党支部”群里,每天都有居民群众反映诉求。大家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最新政策、获取办事流程、知悉便民通知。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作为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区,突出问题导向,通过完善架构、建设队伍、优化服务,着力打造党建引领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有效提升居民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组织引领“破题” 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
金湖县高度重视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通过整合区域党建工作资源,推动党建工作进一步延伸到基层“最后一米”。推进中心村党委建设,在9个新型农村社区建立以社区党支部为统领,社区服务站、监督小组、红色物业、党群议事会相配合的“1+4”治理体系。完善“镇街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推选党员中心户762名,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同时,组建物业公司党支部6个,全面推行党组织、业委会和物业公司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构建“小区党组织+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小区治理模式,不断拧紧城市基层党建的“动力主轴”,目前已有112名党员当选为业委会委员,党员比例提高至57.73%。


队伍建设“解题” 弹好基层治理“交响乐”
基层治理好不好,队伍建设是关键。金湖县深化村书记“专职五级”管理和村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村书记“专职五级”管理定级率达100%,分批次选派108名涉农村(社区)书记赴经营主体跟班学习。
强化赋能培训,围绕高效农业、乡村旅游等主题,以“点名调训”方式举办“短特精”培训班36期,开展村书记“挂职提能”活动,选派25支75人以“第一书记”为队长,选调生、名校优生、乡土人才为成员的兴村工作队赴村指导,切实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村级干部队伍。“专业团队来讲课,让我们学到更多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县商务局围绕农产品直播技术、电子商务实操技能,开展专题授课,赢得群众认可。
该县深化共驻共建,建立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模式,整合公安、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等单位力量,组建社区综合执法工作站,选派185名机关干部和离退休干部到所在小区担任“机关先锋”“银发先锋”。凝聚新兴业态,积极吸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推动快递物流、外卖配送企业与街道社区(园区)党建联建,建设149个温馨驿站和5个法律援助站点,选聘24名“流动微格员”,开展各类关爱服务活动50余场次。


群众参与“答题” 书写基层治理“满意卷”
“没花一分钱,用参加社区志愿活动的积分,就能兑换礼品。”金北街道金港社区超市内,居民吴怀如高兴地说,“只要社区发布活动,我就积极参加,平时闲不住,忙起来反而越来越精神了。”
为了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把基层治理从“独角戏”变为“大合唱”,金湖县立足客观需求,以“小积分”为载体,鼓励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活动、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并获得相应积分,兑换实物礼品或党群服务中心“开门七件事”等民生服务项目,让居民尽享“积分红利”,持续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
常态化开展县直机关单位服务走基层“7+N”活动,实行“基层点单、组织派单、单位接单、群众评单”模式,开展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扶危济困等活动50余场次,组织600余名县直机关党员为群众提供组团服务,做到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今年以来,共组织1000余名村(社区)干部开展“三认”联系服务群众行动,解决各类民生问题900余件,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720余件。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量大,必须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网格化、数字化、精细化、产业化为抓手,进一步放大党建在乡村治理中的领航作用,带动乡村治理整县提升、全域增效。”金湖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包志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