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苏州的这项技艺绝了!

2022年11月30日 16:03:13 | 来源:苏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从古至今,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叶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上,在摩洛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通过决定,将中国政府申报的遗产项目“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第43个人类非遗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包含苏州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碧螺春制作技艺,至此,苏州已成功入选7个人类非遗项目。

  洞庭东山一美人,留香人间千百年

  碧螺春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早已为大众熟知,其茶名的由来也为人津津乐道。碧螺春茶原产于苏州太湖洞庭东山、西山,俗称“吓煞人香”,后来康熙帝巡视江南时对其颇为青睐,谓其“清汤碧绿,外形如螺”,便正式赐名“碧螺春”,并一直沿用至今。

  碧螺春具有“条索纤细,卷曲呈螺,茸毛遍体,银绿隐翠”之外形及“汤色碧绿,清香高雅、入口爽甜、回味无穷”之内质。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每500克特级碧螺春茶含嫩芽六万多个,被誉为“茶中仙子”和“天下第一茶”。

  一年一度的碧螺春都是苏州人乃至爱茶人最热切的执念,并且这种执念已经达成一种高度的共识。吴中洞庭碧螺春是最好的,清明前的碧螺春是最好的。

  如此珍贵的碧螺春茶制作起来更是十分讲究。

  碧螺春茶采摘特点是采得早,摘得嫩,拣得净。加工工艺为高温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成毫、文火干燥,由茶农全程手工炒制而成。

  杀青时要“捞净、抖散、杀透、杀匀”,炒制中“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带揉、连续操作,起锅即成”,全过程持续35-40分钟,炒出的茶叶“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

  早在2011年,碧螺春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百年来,苏州洞庭山占尽了天时地利。被太湖水滋润,又与满山的果树间植,这儿的茶树汲取着一年四季的芳香物质,将花果的香气一股脑儿吸收,这种独特的种植模式同样是一绝。

  继2011年“碧螺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2020年3月13日,“江苏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又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农业产品“国家级双遗”。

  成熟发达的传统制茶技艺及其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传达着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

  中国人通过制茶、泡茶、品茶,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茶的饮用与分享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茶待客、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彰显着中国人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

  据了解,苏州种茶始于两晋南北朝,出名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明代有“苏州茶饮遍天下”之说。历代文人墨客赞赏苏州茶,特别是碧螺春的题咏不胜枚举,清著名文人龚自珍更是盛赞“茶以洞庭山之碧螺春为天下第一”,足见其钟爱之情。

  近年来,苏州十分重视对该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市民体验碧螺春制作、远赴沙特展示包括碧螺春在内的苏州非遗、在“相约北京 遇见江南”苏州文化艺术展示周、“非一般”苏州非遗系列品牌活动中推介碧螺春等活动,苏州正将这项非遗推得更广、更远。

  与此同时,每年碧螺春上市之时,苏州市吴中区都会举行洞庭山碧螺春新闻发布会,介绍洞庭东、西山碧螺春产区产量、质量等相关情况,回顾、预计茶叶价格趋势。

  通过实施原产地保护,强化品牌建设,注重茶文旅融合发展,如今苏州已形成了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绿色、健康、持续发展之路。

  2022年,吴中区全区茶园面积3.89万亩,产量383吨,产值达3.69亿元,其中碧螺春产量116.35吨,产值近2亿元。2022年,洞庭山碧螺春稳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第六。

  作家林清玄说,“喝茶的最高境界,是把‘茶’字拆开,人在草木间,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待到明年清明时节,这一缕江南之春欢迎你来品尝。

  (来源:新华社、苏州市非遗办、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