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数”而行,徐州打造创新发展高地

2022年11月25日 10:37:28 | 来源:中国徐州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生产设备智能化实现了优质、高效、低耗、灵活的智能生产,工业互联网紧密关联设备与岗位人员,实现数据备份、实时更新、实时查看管理;

  建筑工地,智能安全帽可以语音通话,提高施工效率,可以高精度定位,监测施工人员的行动轨迹,还可以一键求救,更大程度保障工人安全;

  ……

  当前,“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已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徐州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也指出,要抢抓数字时代发展新机遇,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加快数字经济强市建设,2024年,初步建成淮海经济区数字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城市数字化建设创新示范高地。

  “数字”正成为徐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打造“数字”创新发展高地,徐州开启“加速度”。

  数字经济“异军突起”

  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提到挖掘机的生产制造,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电焊火花四溅、耳边嗡嗡轰鸣的“傻大黑粗”生产车间。而在徐工集团挖掘机械事业部(以下简称徐工挖机)的三号智能制造车间,记者见到的则是截然不同的景象:自动焊接机器人、4条智能化柔性焊接线、一条智能化轮挖装配专线……仅仅8分钟,一个个零散的配件组成的小型挖掘机就在这条流水线上“出生”了,生产线上每个环节都在信息系统的实时监控下有序进行。这幅制造场景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于制造业的“刻板印象”。

  不仅如此,徐工挖机的“智慧服务实施作战指挥平台”实时更新着企业服务的核心指标、故障响应监测情况等数据。数字加持下,徐工挖机生产规模翻番增长,近三年净利率实现了从1%到8%的增长。

  作为徐州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徐工的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变化在产业发展中并非偶然,数字经济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徐钢集团建立超级排放测管治一体化平台,随时对1300个产污点排放情况进行智能管控;徐州瑞马智能在热镀锌领域深耕多年,通过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研发角钢塔智能分拣自动化项目,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江苏星星冷链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产品帮助其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夺市场份额,还在出口上取得了新突破……

  越来越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助力徐州数字经济发展按下“快进键”。据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四上”企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达到1055家,其中规上工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产值465.12亿元,同比增长79.1%;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32.35亿元,增长23.9%;限上贸易业销售额99.5亿元,增长10.4%;数字经济在建项目428个,完成投资397.20亿元、增长35.1%。

  数据背后,折射出徐州在数字经济领域频频发力的结果。

  打造产业聚集地

  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今年以来,徐州着力培育“343”创新产业集群,其中就包括加快培育数字经济等新兴创新产业集群。

  数字浪潮,浩浩汤汤,打造数字产业集群,徐州如何“织网”?我市不断加大数字企业引育力度,举办多场产业项目对接活动,加速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数字经济优秀企业,学习先进经验、引育优质项目。

  如今,徐州正成为诸多企业竞相下注的热土。在2022徐州长三角(杭州)数字经济产业对接恳谈会上,泉山区网易(徐州)联合创新中心项目、鼓楼区朋客智能服务平台项目、云龙区物联网技术研发项目、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国际陆港数字贸易产业园项目、沛县建中集团智慧网络货运平台项目、铜山区智慧旅游研发中心及无人机生产项目、徐州高新区城云科技智慧城市管理建设项目等12个项目签约,意向投资近8亿元。

  在向外学习考察招引的同时,全市各板块也在着手布局数字经济产业。鼓楼区围绕人工智能产业,依托数字化社会治理优势,打造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数字金融、数字商贸、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全领域应用场景,形成淮海经济区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吸引了中国电子、航天科工等数字经济企业落户;云龙区聚焦“四主两新”产业发展布局,做实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科技服务类企业及科研平台招商力度,引导产业结构加快向中高端攀升;新沂市积极布局5G产业、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中心、云平台等数字经济产业,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产业升级融合,依托明发软件谷、罗普特、景尚科技等现有企业,培育打造一批数字经济行业支柱企业。

  除此以外,鼓楼云创科技产业园、云盛数字园、徐州市音视频数字传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徐州市(创导)矿山信息工程与物联网研究中心……一个个园区及科研载体的建设放大了数字经济产业的集聚效应,让更多企业在徐州“全域开花”“聚集绽放”。

  保障支撑有力

  构建产业生态圈

  挖掘数字“新石油”,竞逐“新高地”,帮助更多产业、企业步入“数字”赛道,徐州已经做好了准备——

  高位谋划,精准布局数字经济:制订《徐州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为主线,深入实施七大行动、30条任务;

  出台《徐州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一企一策”扶持龙头骨干企业打造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一行一策”推动中小型制造企业“上云、上链、上平台”,“一园一策”推动产业园、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加快数字化转型,“一链一策”推动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数字化升级。

  重点推进,在全省率先组建数字经济专班,成立徐州汉风数字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推进徐州淮海数字经济研究院组建,打造区域最具“前沿性”数字经济智库;市场化运作数字金融业,打造区域最具“生命力”数据价值化场景;建设国内首个数字城市综合型二级节点,深度挖掘政务、民生、产业等领域的不同数据资源,发展地区数字经济新业态。

  构建数字生态,这条“数字”新赛道上的“参与者”不止于此。

  “随着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大数据应用场景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大,基站的建设速度也要跟上要求。”徐州移动工程维护部门的5G无线网络规划负责人黄翔说。自2019年中国5G网络建设和商用大幕开启以来,徐州5G建设在大潮中加速奔跑。徐州移动已开通5G基站超8000个,徐州电信共建成5G室内外基站达4800个,5G用户近200万户,不断夯实的数字基础让数字潜力加速释放。

  “对于数字化变革中的企业来说,人才是最为重要的。以智改数转为例,人才不仅要懂自动化、还要懂机械制图、软件编程等,这就需要更多数字化复合型人才。”中工创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景说。围绕服务数字经济发展,我市以“555”引才工程为统领,加快数字经济人才集聚培养,大力引进专门人才、高校毕业生等数字经济人才,积极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更多高素质数字人才汇聚徐州。

  为“数字徐州”建设保驾护航,徐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集聚全市大数据资源、挖掘大数据价值、创新大数据应用,为“数据多跑路”开通“快速路”;华为云通过云原生“城市一朵云”的技术架构,实现了徐州政务云从0到1.0再到2.0的高速发展,达到从统一“上云”到“云上”业务的高速转变。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抢夺数字新高地,实现到 2024 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的目标,徐州任重道远。但精准布局数字经济的徐州,迸发无限活力的企业,都映射出“数字”正加速融入城市治理、社会发展的肌理,为徐州“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注入强劲动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