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今天(11月4日)向社会公布了今年三季度江苏金融运行“成绩单”:1-9月,全省本外币贷款新增2.25万亿元,继续居全国第一。
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
随着“货币金融26条”等一揽子货币金融政策的落地,江苏信贷总量稳中有增。从社会融资规模看,1-9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8亿元。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019亿元。
具体来看:首先,1-9月,全省本外币贷款新增2.2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95亿元,贷款增量为历年同期最高,继续居全国第一。
三季度,本外币贷款新增4641亿元,同比多增271亿元。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0.3万亿元,同比增长15%,比全国平均增速高4.3个百分点。其次,今年以来,政府债券融资总体保持高位。1-9月,全省政府债券净融资1983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50亿元。
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化
今年以来,全省金融部门主动作为,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化,突出对制造业、普惠小微、乡村振兴、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9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5%,连续2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普惠小微融资继续高速增长。9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0%,高于同期人民币贷款增速15.2个百分点。
涉农贷款增长不断加快。9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3%,比上年末上升3.8个百分点。金融助力绿色发展持续显效。9月末,全省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48.1%,比上年末上升8.1个百分点,保持高位增长。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持续趋降
与此同时,得益于持续释放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潜力,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江苏省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持续趋降。9月份,全省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2%,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3季度工业企业问卷调查显示,企业总体融资成本指数、银行贷款利率水平指数分别降至44.6%、41.7%,去年四季度以来持续处于50%以下“下降”区间且不断下行;仅3.1%的样本企业认为“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较上季度下降1.1个百分点,为开展此项调查以来最低。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陈超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