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耕“云”向未来

2022年11月04日 09:55:35 | 来源:连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的“双十一”,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

  10月31日晚上8时,以淘宝天猫、京东等为首的网络平台打响“双十一”电商大战,拉开了一年一度线上购物狂欢节的序幕。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熬了通宵。看着网端不断攀升的交易量,他们会心地笑了。不负韶华,耕“云”未来,他们抢抓时代风口,在电商路上追逐创业梦想。

  李加亮:船老大洗脚上岸当网红主播

  “感谢家人们的关注和送来的小红心!大家看,这些是我们出海的渔船,一排排很壮观吧!”昨日,赣榆区海头镇32岁的“船老大”李加亮站在渔船上,向直播间的粉丝们介绍渔民出海的盛景。“看,这是我们刚从海里捕捞上来的,全是活蹦乱跳的。”话音未落,李加亮便将手机镜头切换到新捕捞的各类海产品,并拉近距离给粉丝们看了个特写。

  “我们直播间销售的海产品都是新鲜捕捞的,价格比外面市场便宜很多,有需要的粉丝可以点小黄车下单。我们是全程顺丰冷链运输,做足了保鲜工作,大家放心购买。”李加亮在别人船上摸爬滚打几年后,自己也买了条15.9米长的渔船当起“船老大”。他捕的货又多又好,在码头上小有名气,后来便萌生了上岸做直播电商的念头。

  “开海后我们每天都早出晚归,回港后就开始直播,最多的时候有四五千人在线观看,一天下来能卖2000多单。”对于直播带来的红利,李加亮很是满意。他介绍,之前船一靠岸,鲜活的海产品一部分被鱼贩收走,剩下的就运到当地市场卖。去掉油料、工钱等费用,他的年收入并不多。如今搭上电商直播的快车后,一个月的收入抵上过去一年。

  翻开李加亮“船长海鲜”的购物橱窗,满是大虾、鱿鱼、海捕鲈鱼、海螺等鲜活海产品。“今年‘双十一’我们对畅销的商品进行了备货,并与周边渔船签了供货合同。此外,我们还招了分装和打包的临时工以应对暴涨的订单。”李加亮说,起初他只卖自家渔船上捕捞的海鲜,后来接的单多了,就到别人家渔船上收货。

  “如今,随着赣榆海鲜电商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加入电商大军,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也把赣榆海鲜卖到了更远的地方。”李加亮说。

  马敏粉:大学生女支书直播带货为村民卖米

  眼下,正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灌南县堆沟港镇平桥村2700多亩优质水稻还没收割结束,就被大学生女支书马敏粉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近一半。

  “大家好,我是江苏省灌南县堆沟港镇平桥村党总支部书记马敏粉,今天我带大家来到平桥村的优质水稻种植基地,我们的水稻颗粒饱满、出米率高……”正在稻田里做直播的就是马敏粉。在乡亲们眼里,她见过世面,眼界宽、有能力,是带领大家致富的领路人。2020年,马敏粉被乡亲们推选为村党总支部书记。

  平桥村是灌南县有名的优质稻米基地,虽然产量不低,但利润并不高。马敏粉说,必须解决“种得好也要卖得好”的问题。她利用自己直播团队的优势,在水稻收割前夕就开始在网上销售。

  网上直播销售改变了过去农户单一的销售模式,马敏粉从水稻播种就开始直播,育苗、插秧、田间管理、收割、加工包装每个环节都不落下,为乡亲们找到致富路。

  作为基层党总支部书记,她还牵头成立集体产业合作社,通过创新发展“实体产业+电商助推”模式,以“微电商+商超”销售的方式打开市场,让当地生产加工的杏鲍菇酱菜迅速走红网络,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直播推广的“平桥大米”销售到全国各地,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1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4万元。

  “我利用多年电商的经验,通过直播的形式把村里的大米销售到全国各地。下一步,我计划将全村的土地流转,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销售,进一步打造品牌。”马敏粉已着手开展土地流转事宜。

  近年来,灌南县通过“互联网+种植产业+平台”等方式带动电商产业发展,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等创业孵化基地,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大学生成为“新农人”,推动乡村振兴。今年,灌南县预计网络商品零售额突破25亿元。

  李广志:实体店线上“出海”再淘金

  “家人们!开启‘双十一’活动了,价格这么便宜,抓紧下单哦!”昨日一大早,金茂珠宝店聘请的主播Hellen就在线上直播间里卖力吆喝。在东海县水晶城的店铺里,店主李广志与工作人员分工合作。电商主播刚将水晶商品销售给客户,一旁的包装人员就开始打包,客服也开始忙碌。作为最早一代出海淘“晶”人,李广志经营的实体店搭上电商平台后,线上“出海”再淘金。

  上世纪90年代,东海人李广志便到巴西闯荡,长期奔波在矿石产地挑选水晶原矿、彩色宝石发往国内销售。本世纪初,他在东海县城经营一家水晶制品店,后来又将金茂珠宝店搬到东海水晶城,借助经营集聚优势,生意越来越红火。

  “2013年前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网上购物,店里的生意受到很大影响。”因电商冲击、顾客减少,李广志的实体店生意滑落。“不融入就会被抛弃,我为何不能加入呢?”经过多次考察学习,李广志决定“上车”。

  “从最早的在国内经营B2B到B2C,再到踏入国外市场做跨境电商,这条路并不平坦。”李广志介绍,将实体店生意扩展到阿里巴巴、淘宝等网上平台后,店铺的销售规则、装修曾令他苦恼,转战国外市场时,惨淡的销量又让他担忧不已。“最初一场直播能有10个人看就谢天谢地了,后来直播时间长了,观众逐渐增多,销量也上来了。”为了更好地推广商品,李广志不光请专业人员经营网店,还请熟练掌握英语的专业主播,向国外的顾客介绍水晶商品,现在一个月光是跨境电商的销售额就有500多万元。

  “‘双十一’期间,我们开启了促销活动,网上订单逐日增多。”在李广志看来,经营好一家实体店并不容易,不光要付出大量心血服务顾客、选择进货商品,还要跟上时代步伐,才能把生意做得长久。

  吴晓涛:异乡人抢抓电商风口在连创业

  昨日上午9时许,42岁的腾旷网络负责人吴晓涛,无暇欣赏716文创园里的秋景,步履匆匆进入公司。“8月31日我们是通宵干的,从晚上8点到夜里零点有四五百万单吧!”吴晓涛说。

  吴晓涛是湖北襄阳人,2008年,他与爱人来到山海之滨的连云港。租了房子,吴晓涛开始在线下兜售产品。“产品是除甲醛718研究所研发的,一天能签几个合同就不错了。”他在办公室烧开一壶水泡茶,透过氤氲的雾气回忆当年。

   忙了一两个月,吴晓涛开始把目光投向网络。“那时候,用淘宝的人不多,天猫也刚刚兴起,准入门槛不高,我就注册了网店。发现线上销量好,有时候一天能做100单。”一个小房间、一台电脑,就是吴晓涛创业的全部硬件。周到的服务、严格的品质把控、丰富的货源,让他的网店慢慢冲到除甲醛品类销量第一。

  “后来,我发现品类单一,吸引不了大多数群体。”于是,吴晓涛又到上海考察,将生活中消耗较大的日化清洁用品作为网店主打产品。

  “洁厕液、油污克星、洗衣液等都卖,主要是上海庄臣等几个大品牌。”吴晓涛打开公司运营的一个天猫网店给记者看,回头客10万+。“我们几乎每个平台都有店,加起来有五六十个。”他说,14年了,现在网店已经发展成公司了,员工近百人,清一色的年轻人。

  交谈间,吴晓涛拿过来几种空气清香剂、杀虫剂等产品。如今,他的事业版图已扩展到生产范畴。“在河北邯郸有生产线,在连云港、常州、武汉有仓储中心。”他说,现在公司从生产到运营到物流仓储一体化运作,供应链比较稳定,这也是当下电商竞争的一大法宝。

  “这个赛道竞争很激烈,我们公司目前是天猫最高等级。”书柜里堆放的一摞奖杯、奖牌,无声地折射出这个外乡人在连云港打拼所付出的努力。

  (来源:连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