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推动农旅产业与新业态深度融合,经开区徐庄镇党委充分发挥“益农兴”党建联盟品牌效应,坚持农文旅结合的发展理念,以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坚实的农业基础为依托,加快发展农业文化乡村旅游,深度挖掘农业资源、文化底蕴、民俗风情、军事体验、研学娱乐等旅游价值,以乡土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乡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 “品牌” 塑产业
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徐庄镇党委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以“抓产业带动乡村旅游”为引导,统筹推进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加大设施投入,全面构建“乡村旅游新格局”。
徐庄镇岗楼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新模式,先后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100多万元,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升,在300余亩岗楼湾景区中建设水上游乐园、野外露营地、百亩花卉观赏园、农耕体验园、跑马场、打靶场、时光胡同、垂钓中心和网红沙滩等大大小小10余处景点,营造了景在村中、村融景中、村景交融的美丽乡村风情,打造了集生态观光游、康养游、民风民俗体验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和自然生态旅游深度融合的特色旅游乡村。
以 “品牌” 兴文化
激发 “乡村旅游发展新活力”
在构建“乡村旅游新格局”进程中,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村民,徐庄镇党委立足于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同时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民俗文化,做好乡村旅游与文化节庆相结合的大文章。
山黄村党支部在圣人窝樱桃谷相继举办丰收节、美食节、民俗文化节等特色文化活动,打造集水果采摘、旅游观光、食品加工、研学休闲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带动周边村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岗楼村党支部在“新春游园会”旅游节、“雪花啤酒”欢畅节系列活动中,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带动群众增收5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创收约10万元,有效带动了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特色农旅产业的品牌效应。“乡村旅游+节庆活动”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不仅使“节庆活动”成为了丰富游客体验、提升农民收入、繁荣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为实现乡村振兴凝聚了人心,集聚了智慧,汇聚了力量。
以 “品牌” 提品质
拓宽 “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徐庄镇党委以“益农兴”党建联盟为载体,通过与联盟成员的沟通交流、资源共享、合作共建,不断的勇毅探索、果敢尝试,因地制宜,以乡村旅游为依托,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集生态采摘、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休闲农业,逐步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岗楼村党支部充分发挥辖区300余亩流转土地的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在园区内发展特色花卉种植、特色果蔬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通过种植向日葵、上海青、玉米、大豆、沾化冬枣、车厘子等特色农产品,初步形成集农产品生产、采摘、观光于一体的休闲生态观光园,观光园的建成将带动本村剩余劳动力120余人实现就业。同时,在“益农兴”党建品牌的助力下,千菇园党支部、百谷农林党支部已逐渐成为各校企研学团建必选路线之一。下一步,徐庄镇党委将继续打响“益农兴”品牌战略,持续抓细节,抓特色,在做优乡村旅游产业、做靓乡村旅游环境、做强乡村旅游营销、做大旅游发展项目等多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全面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