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民生图景振奋人心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2022年10月23日 17:34:52 | 来源:徐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目标举措,这些涉及“民生”的关键词句,无不给人以信心与向上的正能量。徐州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共同奋斗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就业牵着千家万户,等不起、慢不得。”市人社局人力资源和公共就业管理中心主任卢丰说,人才夜市、直播带岗招聘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接下来将进一步拓展求职招聘对接平台,做好各类就业群体的服务。

  市人社局创业工作指导中心主任殷飞表示,将全面推进全民创业工作,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在保市场主体、保重点人群上下更大功夫,以最大努力推动徐州创业环境持续改善,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揽子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让我一毕业就尝到了创业的甜头。”刘宇豪今年刚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量身定制的政策优惠、创业培训,让其顺利创办了江苏省坤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这句话,让我动力满满、底气充足。”今年,刘宇豪推出的“星火助农”项目,获得了“徐州市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奖,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能为徐州的创新发展添砖加瓦。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非凡十年,我有幸见证了一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拔地而起,一位位‘四有’好教师初心赓续。”泉山区教育局机关党支部书记张秋敏表示,将从群众对“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欢欣赞誉中,汲取不懈奋斗的动力。

  张秋敏说,报告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精准为教育“定位”,“我们将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本职、尽职尽责,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继续奋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这让铜山区房村镇新庄小学教师王玉萍感触颇深:“五年来,我亲眼见证了学校硬软件设施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

  中国画社团、踏板操社团、武术社团……看到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王玉萍高兴之余更加觉得使命在肩。“我想做教育路上的一束微光,为更多农村孩子照亮求学路。”王玉萍说。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贾彦峰感慨地说,要认真学习、研究、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二十大精神及时准确、全面、深入地融入到教学当中去,让思政课更加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充分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立德树人。

  保驾护航人民健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我反复阅读报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句话,给我带来很大触动。”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主任马超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

  从医30年来,马超在骨科领域深耕细作,深深体会到了一名医者的光荣和自豪。“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内在动力,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他表示,要积极投身到公立医院高质量建设发展的新征程上,在医改走深走实的新阶段,勇当参与者、建设者、推动者、贡献者,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董超深有感触,“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想方设法当好健康‘守门人’。”

  引进更先进的仪器、联合大医院阅片诊断、邀请专家定期坐诊……作为一名从业15年的医疗工作者,董超深切地感受到,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群众健康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好的医疗服务。”董超表示,接下来,将加速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融合,提升家医团队特色服务能力,通过家庭医生签约等模式,为更多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老人尽享“颐养之福”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努力让所有老年人幸福美满地安度晚年,是党和国家的深情牵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这两天,全国道德模范周长芝反复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15个字深深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周长芝激动地说:“党中央始终不忘老人、记挂老人!”

  “养老事业是一个有温度、有大爱情怀的事业。”作为一名从事养老行业的人员,周长芝对未来有了更多期待: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养老人才,让每位老人都生活得阳光、幸福、有尊严。

  “十年来,聚焦群众养老的‘急难愁盼’,我们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丰富多元服务供给,把更多精细化服务送到了老年人的身边、床边、手边。”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尹学乐表示,借助徐州获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这一契机,继续在改革中寻求突破、在发展中守护夕阳,让老人尽享“颐养之福”。

  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郑本生特别关注报告中有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容。“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话语让他深感使命在肩,“民政党员干部将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做好住房保障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近年来,徐州高度重视住房制度体系建设,将发展保租房作为徐州“十四五”时期住房保障工作的重点,缓解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供给不足。“2022年新开工(筹集)建设项目21个,7000余套。”市住建局住房保障与改革处处长陈胜表示,到2025年,全市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将达到2.3万套以上。陈胜说,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涵养担当善为的为民情怀,踏踏实实做好住房保障的各项工作。

  “十年,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住上了‘新’家!”贾汪区老矿街道电苑小区居民张玉金感慨万分。

  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拥有52年历史的电苑小区不仅“颜值”“内涵”双提升,更让居民感受到了“幸福来敲门”的喜悦。“最近这几天,邻居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没有?大家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党的政策好!”张玉金表示,小区的变化有目共睹,作为大家庭的一分子,自己加入了志愿服务行列,愿为美丽家园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