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积极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着力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提升居民健康获得感。近日,记者来到新城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多个方面感受基层医疗服务便民惠民的迭代升级。
信息联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变“院区”
“我们现在各种检验检查全部联网,也就是说在三院做过检查这里也是可以看到的,相当于三院的小院区了。”新城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陆如建告诉记者,中心与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组建紧密型医联体以来,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提高效率,同时依托三院优势医疗资源,提升医护能力,已经能够满足社区居民在常见病治疗以及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病等慢性病调理方面的各种需求,实现老百姓“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美好愿望。
便民之外更惠民,在执行一级医院收费标准的情况下,该中心的挂号费只需一元,“同时因为我们是药品集采,价格实惠,很多慢性病的患者会拿着以前的药盒子来开药,当然我们医生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做一定调整。”陆如建介绍道。
疾病筛查 健康有保障
今年9月底开始,新城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慢阻肺综合防控项目,主要面向年龄在40岁以上的本市常住人口,通过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测试来筛查判定其是否为慢阻肺高危人群。“检查出吹气功能小于70%的话,我们就会安排到三院做进一步的肺功能检测和胸片检查,这些项目都是完全免费的。”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作为崇川区“两癌”质控中心,面向女性群体的“两癌”筛查也是新城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的工作重点。据了解,该中心本轮“两癌”筛查从7月开始,目前进入扫尾阶段,筛查人数大约在2300人左右。住在易家桥新村的谢女士今年54岁,正在排队等待检查,“社区的人在我们小区业主群里面通知的,以前也没有这个意识,来了这边也有宣传,感觉定期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
家庭医生 温暖送身边
2018年起,崇川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社区统一设立社区服务站和家庭医生工作室。新城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的7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均配备“一医一护”团队 ,有需求的居民可以与其“签约”以获得定期医疗服务,而对于失独老人、孤寡老人以及80岁以上的失能老人,医护人员每个月都会上门看访。
当病床从医院、社区搬进家中,市民足不出户就能拥有专业医护,陆如建介绍道,“有的人身体不舒服长期卧床,那么我们就会做一个家庭病床,医生会定期去家里查房,观察情况来用药,好转之后再撤销病床。”在工作室里,家庭医生团队也会定期开展健康宣教,同时免费地为居民测量血糖血压、解读体检报告、解答指导各种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