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1日),记者从南通海门生态环境局了解到,连日来,海门PM2.5平均浓度持续保持在一级(优)的行列,全区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海门生态环境局以系统性思维、科学性举措、精准性办法,持续守护这份“水晶蓝”。近年来,海门生态环境局推进企业结构性关停、燃煤锅炉整治、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化工企业整治等,实现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持续减量;推进再生胶、化工产业结构深度治理,先后关停再生胶企业11家、化工企业80家。今年,该局组织编排年度大气污染治理项目近400项,推进4家重点沿江船舶钢结构重点企业设施升级改造,累计投入近8000万元;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为加强重点企业VOCs治理提供可借鉴的试验经验,区年度大气治理任务完成率超过90%。
在治企的同时,海门生态环境局坚持系统治理,打好管控、抑尘、治车、禁烧“组合拳”,坚持有污必治、应治尽治,一个点位一个点位查、0.1微克0.1微克抠。加快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的淘汰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淘汰893辆,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淘汰目标任务;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联合检查、港口码头联合检查等;全力加强空气质量异常应急管控,压降污染排放;开展夏季臭氧管控,组织专项检查重点VOC企业;开展空气站点周边专项执法、废气活性炭吸附设施专项执法、铸造行业环保专项执法、大气管控等大气专项执法行动,坚持严查大气污染环境行为,不留“暗门”、不开“天窗”,今年来累计立案处理185个涉气环境违法行为。
在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方面,海门生态环境局构建“大数据+高科技+智能化”大气环境监管模式,充分利用省控站点、卫星遥感等多源数据,结合第三方技术力量,以社会福利院、会展中心空气省控站点周边5公里大气污染源规范达标为重点,采用无人机、大气走航车等开展“天地一体”立体监测,为现场执法提供数据支撑。此外,海门生态环境局强化问题整治,压减源头污染,以“网格化”赋能乡镇治气模式,实现区镇站点全覆盖,通过“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以部门、街道联动,聚焦“扬尘管控、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秸秆禁烧”等重点区域、重点时段,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开展常态化检查、巡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找准问题、整改落实到位,确保人员走下去、问题查出来、大气有改善。
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抓落实。海门生态环境局将继续强化使命担当,紧盯重点、精准识别、分类整治,在巩固现有成效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力度,推动大气环境整治措施落地落实。
(来源:海门融媒体中心 编辑/高予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