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水稻收获季节,片片金黄遍布在这希望的田野上,收割机组团奔驰在稻田中,农民朋友在稻田里辛勤劳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10月19日下午,记者在响水县运河镇四套村的水稻田里看到,沃野如画,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随风而动,放眼望去,满田尽披“黄金甲”,喧闹的水稻田间多台收割机来回穿梭,伴随着轰隆隆的响声,稻穗被收割机不断“收入囊中”,经过脱粒处理自动粉碎后的秸秆从机器尾部落下,全量还田。水稻种植户柏剑说:“我们在四套村种植的这片水稻是较早开镰收割的,今年水稻长势非常好,穗头大、穗粒重,我们上了五台收割机,抢抓晴好天气抓紧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运河镇四套村地处黄河故道沿线,种植户根据土壤性质、区域特征,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品种,因换茬播种,今年的水稻较往年提前进入收获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基层党组织,我更加坚定信心,满怀豪情,带领干群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四套村党总支书记龚艳东表示。
近年来,响水县积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实现水稻栽培全程机械化,让传统农业更加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目前,全县50多万亩水稻将陆续开镰收割,喜人的丰收场景随处可见。
金秋收获季,故道菊花香。地处黄河故道片区的六套中心社区同兴村,通过几年的发展,把小菊花做成大产业,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在同兴村的菊花种植基地,一片洁白铺满田野,空气中菊香浓烈,让人心旷神怡。种植大户董文海今年种了近200亩菊花,目前第二批杭白菊已进入盛花采收期,每亩早中晚三茬鲜花产量达1000公斤左右。在采收现场,飞舞的蜜蜂和采收的工人,共同勾勒出秀美的丰收图景。董文海介绍说:“现在收的是白菊叫香菊,也可以叫杭白菊,产量相当好,接着就是老本黄‘皇’菊,今年总体来说菊花收成还是不错的,收益大概9000元一亩。”
据悉,菊花的市场收购分为干菊和鲜菊,干菊价格更高。为此,同兴村大力支持种植户扩大种植规模,添置自动化流水线烘干分离设备,菊花在流水线上经过去杂、烘干、筛选、分离等多道工序后再进入市场,既提高了种植户的收入,也为附件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增收机会。
“今年我们紧抓黄河故道片区乡村振兴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发展菊花产业,支持种植户引进深加工生产线,扩大产量,预计每年可带动30多名群众增收致富,为黄河故道片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六套中心社区同兴村党总支书记缪为金表示。
(来源:响水县融媒体中心/王万华 戴进东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