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灌南县百禄镇人大主席团创新与选民联系的方式,改变以往坐在镇村联络站等选民上门议事,转为到选民家门坐在小板凳上议事。“不分台上台下,没有讲桌讲稿,在老百姓院子里找块空地,呼唤村民搬板凳围坐一起,像拉家常一样,用快板、故事、谈心等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把党的科学理论、主流价值、惠民政策等送到群众家门口,把老百姓的困难解决在院落里,这就是‘小板凳说事’。镇人大主席团精心安排好实施方案,形成按月开展机制,将代表参与“小板凳说事”纳入履职考核,实行数字考核,激发代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开辟平新台,多方位问民意
“人大代表到我家来,我的问题没想到解决这么快”。我上次反映医疗报销问题,镇人大王主席亲自给了我答复,我非常满意。”近日,在接到镇人大负责人的电话后,百禄镇村民南房村孙琴说道。今年以来,灌南县百禄镇人大进一步畅通接待选民的渠道,联合镇纪委12345热线、纪委“监督一点通”、代表微信群等收集群众问题的同时,线下镇村联络站、24个村设立党员代表示范岗,第一时间接待群众来访。今年刚刚开展的“小板凳说事”也成为代表履职为民新方式。
代表沉一线,多方面解民难
“人大有担当,遇事找代表”这是百禄镇人大代表对选民的郑重承诺。
“今年7月份组织人大代表到大新村开展“小板凳说事”,村里群众提出四组杨头庄位置偏僻,周边居住都是老人,一到晚上漆黑一片,老人特别想安装路灯,这样晚上老人可以放心安全出来散步,希望能得到帮助。”镇人大主席团把该问题列为“人大有担当,遇事找代表”重要事项进行推进。今年中秋节前夕,50盏路灯全部安装到位,受到群众一致好评。今年以来,人大代表收集民生意见和建议 66条,镇人大主席团进行分类交办,跟踪推进,形成闭环。县镇两级代表认领并解决民生微实事39件,有效推动政府解决民生实事10件。
代表亮身份,多维度促和谐
该镇人大还针对各村难以解决的信访隐患和矛盾纠纷,积极开展包案化解活动,代表们主动亮身份,发放联系卡,深入到信访群众家中,在家长里短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今年以来,代表们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紧密的优势,已经巧妙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上百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0%。
通过“小板凳说事”“零距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将一份份“问题清单”转化为办实事“履职清单”,“民生难题”落地见效为“项目清单”,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创新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来源:灌南县融媒体中心/殷开军 通讯员/王海燕 编辑/周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