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收藏红色书籍传承红色文化

2022年10月12日 09:51:09 | 来源:盐城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王文星介绍自己新购的红色书籍。张长虎 摄

  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了喜迎二十大,追溯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王文星先后在盐城水街、中国海盐博物馆、盐都区博物馆等场所举办红色文献展10多场,激发奋进力量,赓续百年梦想,受到广大群众和众多专家一致好评。10月10日,王文星告诉记者:“历史不能忘记,先烈不能忘记,红色基因要代代相传。”

  王文星出生于盐都区秦南镇,今年76岁,他1981年入党,是个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王文星19岁高中毕业后,先在秦南镇做一名民办教师,后又到镇党委办公室从事文字工作,为了积累资料,王文星形成了剪报集报、看书找书的习惯。1990年在一位前辈的指导下,王文星开始有意识地收藏一些有教育意义、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的丛书,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党和地方政府的书籍。


王文星展示自已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红色展览“中的获奖证书。张长虎 摄

  盐城是革命老区,红色书籍很多,而且大多流传在民间。除了到书店购买,王文星还经常去废品收购站淘宝,收购喜欢的书籍。众多藏书中,1945年7月苏中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一直被老人视为珍宝。“1998年,我在一家废品收购站里看见这本存量不多的《毛泽东选集》,爱不释手。”老人回忆说,当时工资只有两三百块钱一个月,本来以为会很便宜淘到宝贝,却没想到那个收废品的老板开口就要800元,经过讨价还价,终于以500元的价格成交。两个月的工资没有了,王文星的行为引来爱人的不满。“我当时非常生气,问他到底要不要过日子了。”王文星的老伴陈中英笑着回忆,“生气归生气,但看他嗜书如命,也就只好随他去了。”王文星还到一些老知识分子、退休老干部中收集,《敌后解放区介绍》(苏北出版社1946年出版)《哲学之贫困》(作者马克思,杜竹君译,作家出版社1946年5月出版)《八七战场介绍》(读报书店九分店1948年编)等8本书就是他三次登门,从退休老干部赵先生手中淘来的。


王文星介绍自己收集的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红色书籍。张长虎 摄

  经过多方努力,王文星共收集20000多册图书,藏品大约可分为清末至民初时期、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3个时间段。“其中1949年以前关于红色文化书籍的共有600本。”老人将所有的藏书做了归类、制订了目录。政治类、干部时事学习丛书、抗战丛书……共计13类,另外还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木刻、版画等。2005年,王文星用自家的三间砖瓦房,在秦南镇办起了农家书屋,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曾在农家书屋组织读书观摩活动。2018年6月,王文星成为江苏省红色收藏委员会委员,连续多年受到盐城市收藏家协会表彰。

  为了传播红色文化,王文星经常到学校、到村(居)宣讲,70岁生日时他不办宴席办红色文献展,成为当地佳话,中江网、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了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市老干部摄影联谊会、市图书馆主办《秉持初心信仰光影礼赞百年——盐城市老干部摄影联谊会暨老党员王文星同志收藏红色文献展》,共展出60余幅摄影作品,红色文献200余册。2021年市收藏家协会主办《见证百年——盐城市收藏界红色藏品精品展》活动,王文星选送了新中国成立前党史资料《论持久战》等早期书籍600多本参展,盐城市收藏家协会书报刊专业委员会专门给他发证书予以表彰。

  (来源:盐城新闻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