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精神!
菖蒲,一种生长在溪流或水田边的植物,而就是这普普通通的菖蒲叶子,在盐城市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居委会葛桂平的手上,通过繁复的多道工序,最终“蝶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
热爱绘画和书法的葛桂平,从麦秆画、剪纸、国画、浮雕、木刻、年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通过不断摸索和大胆创新,独创了菖蒲画,为剪贴画艺术领域又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
菖蒲画是多门艺术的结晶,它吸收了编织的“抽丝剥茧”、结构转折,蕴含着油画的光彩阴暗、色调协调,包含了国画的诗词书法、意境印章,又有浮雕的浓缩立体、古朴厚重,还具备年画的喜闻乐见、装饰吉庆以及根雕的拙中见奇、象形似物。
2017年初冬,葛桂平在一次户外写生中,偶然发现河边生长的菖蒲叶子。学过雕塑的他突发灵感,认为这种随处可见的材料可以进行再创作,于是葛桂平便采摘了几片带回家中。经过一次次反复尝试,最终完成了菖蒲画的创作。
据了解,一幅作品的完成要经历“收割、晾晒、解剖、刮皮、蒸煮、漂白、拓裱、定型、配图、剪贴、烙画、组画、配景、固定、画面特殊处理、装框”等16种工序,每一次都要在实践中探索最佳的处理方法,做到各方面的和谐协调。但葛桂平沉醉于艺术的创作中:“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之处,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传统技艺才得以传承下去,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共同参与。”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他潜心创作了两幅抗疫主题作品《致敬英雄》和《逆行者》。他说,疫情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单位的事,许多人舍小家为大家,加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作为文艺工作者也要支持配合,用笔挥洒作画,希望用艺术的力量来激活人们心中的能量,让世界早日消除疫情。
(来源:大丰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泉泉)